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的诊治进展
2007-03-29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1661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摘要:前交叉韧带由两条主要纤维束组成,分别为前内侧束(AM)和后外侧束(PL)。虽然在是否存在单纯的前内侧束或后外侧束损伤这个问题,关节镜医生尚有不同的意见,但有文献报道了前交叉韧带的部分损伤。争议的潜在原因可能是常规的磁共振检查中,因为后外侧束的斜形走向的关系,一旦损伤很难诊断。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关节镜手术中也无法诊断单纯的前内侧束或后外侧束损伤。关节镜手术时,如选择常规的前外侧入路,直视下很容易漏诊单纯的后外侧束损伤。前后内侧束覆于后外侧束的上方,使用探勾将前外侧束勾起,才能显露后外侧束。伸膝时,后外侧束紧张,而前内侧束则处于中度松弛。屈膝时,前交叉韧带的股骨附着点处于水平位,导致前内侧束紧张,而后外侧束松弛。前内侧束是屈膝时防止胫骨前移的主要制约力,而后外侧束在接近伸膝时稳定膝关节。鉴于这两束在膝关节伸屈时发挥不同的作用,在诊断前交叉韧带的部分损伤时有所帮助。单纯的前内侧束损伤,前抽屉试验的诊断意义较Lachman征大,而对于单纯的后外侧束则相反。后外侧束所引起的旋转不稳则可通过轴移试验检查。在单纯的前内侧束损伤时轴移试验可以是阴性。一旦发现前交叉韧带的任一束损伤,可考虑单束重建。虽然前交叉韧带单束损伤的诊断也许存在困难,但在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前,充分仔细的检查评估是必需的。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诊断,重建,解剖
有关前交叉韧带存在两束功能纤维束的描述可以追溯到Weber的一项解剖研究。自那以后,大家有了共识,前交叉韧带由两束组成,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分别由它们的胫骨止点所命名。
后外侧束在伸膝时紧张,而前内侧束在屈膝时紧张,起到稳定膝关节的作用,并且可能导致这些体位时韧带的部分损伤。
然而,在关节镜医生中,对于是否存在前交叉韧带的部分损伤仍存在争议。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阐述这个论点的一些生物力学数据和临床经验。
生物力学
虽然这两束共同承受相当大的负重,但后外侧束在接近完全伸膝位时防止胫骨前脱位,而前内侧束在屈膝60-90度时防止前脱位。
此外,前交叉韧带同时也在受到旋转负荷时稳定膝关节。胫骨前移的同时常伴有一定程度的旋转。
对于前交叉韧带功能不全的病人,旋转轴内移,同时胫骨内旋引起胫骨前移,表现为胫骨平台半脱位。
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的分类
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相反的张力状态,提示受伤时膝关节的伸屈角度,可能导致单束损伤。膝关节接近伸直时施以前向的外力,可能损伤后外侧束,而在屈膝施以同样的力则可能引起前内侧束的损伤。
某些外科医生可能会怀疑是否存在部分损伤。然而,曾有文献报道单纯的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或后外侧束损伤。Eriksson等从他们的经验中总结,单纯前内侧束损伤的病人通常情况良好,不需手术治疗,但单纯后外侧束损伤的病人通常主诉膝关节不稳。Ochi等报道了169例ACL损伤的病人,其中17例(10%)部分损伤,前内侧束损伤13例,后外侧束只占四例。
关节镜下诊断
争议的潜在原因在于单纯的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损伤,特别是后者,关节镜下也不容易诊断。前内侧束的损伤可以通过术中探查确认。然而,关节镜术中,如果从常规的前内侧入路进行探查,单纯的后外侧束的损伤很容易漏诊。在这些病例中,前内侧束覆于后外侧束上,使用探勾将前外侧束勾起,才能显露后外侧束。但一旦将膝关节放置于4字位,则后外侧束很容易就能显露。所见损伤可能包括出血和不连续。后外侧束松弛并不代表损伤(因为后外侧束正常在屈膝90度时处于松弛)。
后外侧束在屈膝90度时松弛可能引起一个不正确的假设:余下的ACL被拉长,因此导致功能不全。正常的后外侧束生物力学研究表明这个假设是错误的。如果伸膝时后外侧束紧张,表明这束完整。这就导致了一个难题:在伸膝位(后外侧束紧张),不易显露韧带。
临床诊断
鉴于后外侧束的斜形走向,通过常规磁共振检查很难诊断单纯的后外侧束损伤,我们也发现至今没有文献报道磁共振在检测单纯前内侧束或后外侧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果临床医生熟悉前交叉韧带的特殊解剖结构,那么MRI在诊断部分损伤时还是很有帮助的。然而,后外侧束的关节镜下检测仍然是必需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不论是否在麻醉下,仔细的临床体检对于诊断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很有帮助。在一项生物力学研究中,Furman等发现在前内侧束横断的情况下,前抽屉试验阳性,Lachman征则是阴性,而对于后外侧束则相反。因此,只要其中的一项检查相对于正常的对侧膝关节阳性,说明可能存在前交叉韧带某一特定纤维束损伤。但是,我们必须牢记,个体可能对前抽屉试验和Lachman征同时存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诊断,重建,解剖
有关前交叉韧带存在两束功能纤维束的描述可以追溯到Weber的一项解剖研究。自那以后,大家有了共识,前交叉韧带由两束组成,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分别由它们的胫骨止点所命名。
后外侧束在伸膝时紧张,而前内侧束在屈膝时紧张,起到稳定膝关节的作用,并且可能导致这些体位时韧带的部分损伤。
然而,在关节镜医生中,对于是否存在前交叉韧带的部分损伤仍存在争议。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阐述这个论点的一些生物力学数据和临床经验。
生物力学
虽然这两束共同承受相当大的负重,但后外侧束在接近完全伸膝位时防止胫骨前脱位,而前内侧束在屈膝60-90度时防止前脱位。
此外,前交叉韧带同时也在受到旋转负荷时稳定膝关节。胫骨前移的同时常伴有一定程度的旋转。
对于前交叉韧带功能不全的病人,旋转轴内移,同时胫骨内旋引起胫骨前移,表现为胫骨平台半脱位。
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的分类
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相反的张力状态,提示受伤时膝关节的伸屈角度,可能导致单束损伤。膝关节接近伸直时施以前向的外力,可能损伤后外侧束,而在屈膝施以同样的力则可能引起前内侧束的损伤。
某些外科医生可能会怀疑是否存在部分损伤。然而,曾有文献报道单纯的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或后外侧束损伤。Eriksson等从他们的经验中总结,单纯前内侧束损伤的病人通常情况良好,不需手术治疗,但单纯后外侧束损伤的病人通常主诉膝关节不稳。Ochi等报道了169例ACL损伤的病人,其中17例(10%)部分损伤,前内侧束损伤13例,后外侧束只占四例。
关节镜下诊断
争议的潜在原因在于单纯的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损伤,特别是后者,关节镜下也不容易诊断。前内侧束的损伤可以通过术中探查确认。然而,关节镜术中,如果从常规的前内侧入路进行探查,单纯的后外侧束的损伤很容易漏诊。在这些病例中,前内侧束覆于后外侧束上,使用探勾将前外侧束勾起,才能显露后外侧束。但一旦将膝关节放置于4字位,则后外侧束很容易就能显露。所见损伤可能包括出血和不连续。后外侧束松弛并不代表损伤(因为后外侧束正常在屈膝90度时处于松弛)。
后外侧束在屈膝90度时松弛可能引起一个不正确的假设:余下的ACL被拉长,因此导致功能不全。正常的后外侧束生物力学研究表明这个假设是错误的。如果伸膝时后外侧束紧张,表明这束完整。这就导致了一个难题:在伸膝位(后外侧束紧张),不易显露韧带。
临床诊断
鉴于后外侧束的斜形走向,通过常规磁共振检查很难诊断单纯的后外侧束损伤,我们也发现至今没有文献报道磁共振在检测单纯前内侧束或后外侧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果临床医生熟悉前交叉韧带的特殊解剖结构,那么MRI在诊断部分损伤时还是很有帮助的。然而,后外侧束的关节镜下检测仍然是必需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不论是否在麻醉下,仔细的临床体检对于诊断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很有帮助。在一项生物力学研究中,Furman等发现在前内侧束横断的情况下,前抽屉试验阳性,Lachman征则是阴性,而对于后外侧束则相反。因此,只要其中的一项检查相对于正常的对侧膝关节阳性,说明可能存在前交叉韧带某一特定纤维束损伤。但是,我们必须牢记,个体可能对前抽屉试验和Lachman征同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