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加压理念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和发展
2008-01-20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1819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1、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流行病学及特点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发生于髋关节囊线以外至小转子下方的骨折。随着人口老龄化髋部骨折呈日益增多的趋势,其中约半数的骨折是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平均年龄为80岁。其中75%病人为女性。国内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髋部骨折男性高峰在70~80岁,女性在60~80岁,50岁以上年龄组男女髋部骨折分布比为1∶1. 33,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分布比为1∶1. 151。 女性50岁以后髋部骨折明显增加,其峰值较男性提前10年,高龄女性以股骨颈骨折为主,男性以转子间骨折多见。老年人骨质疏松明显,遇低能量创伤即可导致骨折发生。且多数病人合并内科疾病[1],如心血管系统疾病、脑神经、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大部分高龄患者并存2种以上内科疾病。老年病人的另一种特点是术后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心脑血管疾患、深静脉血栓、固定失败等, 因此对老年转子间骨折应考虑病人对手术方式和内固定的耐受性,尽可能做到创伤小、固定可靠、手术时间短、尽早地进行康复功能练习。
2、股骨近端的生物力学及滑动加压作用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2. 1 股骨近端的生物力学
为了适应人类直立行走,股骨上部形成了典型的力学体系,其小梁结构与应力分布极其合理。1838年Ward首次对股骨上段中的骨小梁进行了描述,他发现在股骨上段存在着压力骨小梁和张力骨小梁。1874年Merkel发现了股骨距这一特殊结构,1983年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