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进展

2008-04-24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1635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脊柱是肺外结核的常见发病部位,在骨与关节结核中发病率最高。脊柱结核可发生在任何年龄,50年代前以儿童为多见;近年来,发病人群以青壮年病例居多。脊柱结核发病部位以腰椎最多,胸椎次之,颈椎较少见。病变常使2个以上椎体受累,病椎可为2个邻近椎体,也可间隔分段发病。其中绝大多数为椎体结核,如诊治不及时,极易累及椎管,产生脊髓、神经压迫〔1〕。由于脊髓、神经压迫,从而使患者丧失劳动力或者遗留病残,对社会与家庭均有一定影响。为此,作者就脊柱结核的诊断与外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1、脊柱结核的诊断方法

    1.1   X线检查
    X线片检查作为骨科最基本的检查手段,可以快捷地显示待检部位的整体观〔2〕,对大多数脊柱结核能作出诊断,是检查本病的首选方法,其主要X线表现为:(1)骨质破坏、死骨;(2)椎间隙变窄或消失;(3)椎旁软组织肿块和脓肿;(4)脊柱生理弧度改变。由于脊柱结核为一发展缓慢的破坏过程,早期骨改变比较轻微、X线的隐匿期为2l天、改变不明显,因此X线检查往往容易延误早期诊断和治疗。目前使用套管针在X线透视检查引导下经椎弓根脊柱活检已经应用于诊断脊柱结核,Moiler等〔3〕报告使用该方法诊断脊柱疾病32例患者有30例(93.8%)获得明确诊断或者除外了其他病理改变。

1.2  CT检查
    CT横断面扫描可见椎体骨质破坏,破坏椎体周围有软组织密度影,CT值为30~40 HU,此软组织影向后突入椎管内,压迫硬膜囊或脊髓。一般椎弓、椎板、棘突不受累。CT检查提供了良好详细的骨质情况,显示死骨片、椎体骨质硬化及软组织钙化比MRI更清楚〔4〕。与X线相比:(1)能更清楚地显示骨质破坏,特别是较隐蔽和较小的破坏,但不具特异性;(2)可更容易和更多的发现死骨;(3)平扫结合增强检查可以帮助了解脓肿位置、大小,与周围大血管、组织器官的关系;(4)显示椎管内受累情况,如脊膜、脊髓受累程度和范围。

1.3  MRI检查
    MRI由于对水含量和蛋白含量多少的变化非常敏感,可在病变的早期,在其他影像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情况下发现病变。MRI是目前唯一能在病变的早期发现病灶,确定病变确切范围的方法,对脊柱结核早期诊断比其他任何影像学检查更为敏感〔5〕。MRI的多平面成像有利于观察脊柱和椎间盘细微的病理改变及病变的范围,特别是矢状位有利于观察病变向椎管内侵犯的情况,多参数成像对于脊柱病变的鉴别诊断也很有帮助。脊柱结核的MRI表现及早期诊断〔6〕:(1)椎体骨炎及终板破坏呈长T1长T2信号;(2)椎旁或椎前冷脓肿呈长T1长T2均匀无结构信号,且上下跨越范围较大;(3)早期椎间盘信号正常或只出现退变,晚期则被破坏;(4)Gd-DTPA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冷脓肿周围纤维肉芽组织及椎管内侵犯;(5)骨内小脓肿和(或)椎旁脓肿。椎体终板破坏是MRI诊断早期脊柱结核的重要依据。

    1.4  超声诊断

    超声由于无法穿透骨质而应用受到限制,但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提高,它对于脊柱结核尤其是并发冷脓肿的诊断起到重要作用,能很好地反映病变的病理过程〔7〕,并在治疗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在与其他脊柱破坏性疾病鉴别时,需要结合临床表现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作综合性分析判断,必要时进行穿刺活检,以提高超声对脊柱结核诊断的正确率。

    1.5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是用来检查骨、关节疾患的一种诊断方法。它是将放射性锝(Tc-99 m)、镓67(Ga-67)和铟-111(In-111)标记的磷酸盐,通过静脉注入体内,在骨组织中无机成分进行离子交换或化学吸附,并与骨中有机成分相结合,特别在供血丰富骨生长活跃新骨形成处,局部核素增加浓集,称之“热区”,反之核素稀疏处谓“冷区”,可在人体外γ照相显像。脊柱结核放射性核素检查可见核素浓集的“热区”,比X线平片检查更灵敏,但用过激素的骨扫描可呈阴性。病变复发时也出现“热区”,能早期发现。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分辨率及特异性均差,应结合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作出最后诊断。

    1.6  实验室检查

    血沉(ESR)是确认或衡量临床检测椎体和椎间隙感染的最好指标,脊柱结核患者在病变活动期一般血沉都加速。C反应蛋白(CRP)升高是感染的早期指征,如果感染消除,检测值迅速恢复正常,这是该检查的真正价值。近年来由于结核杆菌耐药菌株的增加、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变异,非典型病变单纯依靠临床检查X线像,甚至CT扫描和MRI检查也难以确定病变性质时,须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在X线透视和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活检是最恰当的方法〔3,8〕。外科医生等待活检结果时,分枝杆菌感染皮肤敏感试验和菌种特异性抗体试验也可提供一些辅性信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