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药物治疗新进展

2008-07-18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2047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摘  要 随着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e  SCI)研究的进步,对其机制的深入了解,凋亡是脊髓继发性损伤的主要方式在此基础上一系列药物用于实验或临床治疗。本文对脊髓继发性损伤的药物治疗作一综述。
关键词 脊髓损伤;药物治疗;新进展

  近年来,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e  SCI)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交通事故是脊柱脊髓损伤的首要原因,常导致损伤平面以下不同程度的截瘫,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脊髓损伤的机制很复杂,包括原发损伤和继发损伤,原发损伤是指脊髓直接的机械损伤,一旦发生便无法控制,随后的继发性损伤使脊髓的神经功能进一步恶化。脊髓损伤(SCI)的修复一直是世界医学领域的难点。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凋亡(apoptosis)是SCI后继发性损伤的主要方式[1],如何减少凋亡对SCI后脊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急性SCI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脊髓缺血、细胞水肿、细胞变形、局部组织缺氧,脊髓缺血缺氧可以引起一系列的“瀑布”式的反应,主要包括兴奋性氨基酸、内源性阿片肽、自由基损伤、钙超载、脂质过氧化、一氧化碳毒性、内皮素及血管生长因子损伤、血小板活化因子等反应。形态学上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组织疏松、水肿、细胞空泡变性、部分细胞细胞核固缩、消失,神经纤维溶解、消失,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及核肿胀,发展下去则胞膜破裂。溶酶体破坏,内容物外溢引起炎性反应,表现为急性阶段出现局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凋亡、轴突退缩、神经干完整性丧失、溃变、炎症反应等[2]。神经细胞的死亡使神经因子的分泌减少,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使神经胶质增生和纤维化,并导致瘢痕形成及代偿性而非再生性轴突侧索的出芽生长等。
   SCI后局部可出现神经生长因子缺乏、钙离子内流、氧自由基、局部缺血、生化条件改变(兴奋性氨基酸、肽类物质等)、细胞因子(TNF、IL-2、FGF)表达等现象。这些因素在细胞水
神经因子的缺乏则可能诱导相邻节段神经细胞以凋亡为主,并可沿传导束扩散,从而在损伤局部选择一种较“体面”的死亡方式。这种“体面”的死亡是损伤区脊髓细胞的最后结局, 平作用的结果,早期可能主要是原发损伤区神经细胞坏死,而在亚急性期,炎症反应及也是继发性脊髓损伤的关键环节。许多学者以此为突破点,在SCI的药物治疗方面进行有益的探讨[3]。
脊髓损伤后的药物治疗
   甲基强的松龙 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在SCI治疗方面得到广泛应用。MP是一种合成的中效糖皮质激素,通过减轻脂质过氧化,减少炎症因子的产生和组织水肿,降低一氧化氮活酶活性,抑制神经细胞凋亡,抑制自由基形成和兴奋性氨基酸的活性,同时也对钙钠正常跨细胞的流动产生有益的影响。MP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充当第二信使,逆转Ca2 在SCI后细胞内聚集的不平衡分布,增加Na+-K+-ATP酶的活性,增大静息电位和脊髓运动纤维的兴奋性,促进脊髓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使其免遭自由基的攻击,并降低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减轻组织渗出和水肿。因其疗效确切、机制较明确,而被美国第二届急性脊髓损伤研究会(NASCISI)定为SCI的标准治疗。目前,基于NASCI(美国全国急性脊髓损伤研究)第2、3次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大多数学者认为甲基强的松龙(MP)是急性脊髓损伤的“标准治疗”。比较明确的治疗方案是: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在伤后8 h内应用,首先以30 mg/kg静脉内快速冲击,继之以5.4 mg/(kg・h),维持23 h;1997年美国第3次全国急性脊髓损伤研究(NASCISⅢ)结果进一步表明,患者在损伤3 h内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应维持24 h,3~8h应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应维持治疗48 h[4],这有助于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MP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水肿、抑制血管活性,增加脊髓血流量等途径阻止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和发展[5]。临床研究证明,短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未有严重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轻度胃肠道出血,对症治疗即可[6]。
   神经营养因子 1952年自Levi Moutalcini R首次发现一种“促神经生长素”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神经细胞的发育、生存、生长、迁移及其他功能,均受一类可溶性化学物质~神经营养因子的诱导、调节和控制。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是新近发现并克隆其基因的一个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NGF),是Lin等于1993年从B49鼠胶质细胞瘤中分离纯化出来的,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高效能的神经营养因子,是机体产生的调控神经细胞存活、生长、分化的一类可溶性蛋白质,是目前特异性最强的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营养因子GDNF分布于大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