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技术|四字位辅助内侧入路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技术

2021-09-23   作者:欧阳剑锋(珠海市人民医院) 点击量:3482 我要说

引言

前交叉韧带重建一直是运动医学医生关注的技术及焦点之一,随着对前交叉韧带解剖的深入研究,尤其是股骨侧止点的认识的变化,对应的手术技术也不断革新及改进。笔者认为,我们需要能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也就不仅要会做手术,而且还要深刻理解该技术的原理。然而,对于青年运动医学医师而言,往往关注点在于手术能做与否,更应该清楚不同重建方法的不同手术技术与细节,从而掌握最简单及有效的重建方法,服务临床。

本篇文章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的ACL解剖及技术的重要文献,重点从解剖认识-股骨侧止点定位的一一对应,详细介绍单束解剖重建的入路、隧道的定位技术等对应的手术技巧。希望通过本文的讲授,能够帮助年轻医师更理解前交叉韧带重建-股骨侧定位原理及方法,并更好的理解及掌握该手术技巧。


了解股骨侧止点的解剖,才能更好理解隧道的定位:







目前流行的方法:2015年提出的IDEAL重建



解剖的认识不同,重建方法各异,此外,还有单双束重建的争议,那么,年轻医生该怎么选择?

我们重新回到ACL的解剖特征来看看


















那么,临床中我们具体怎么定位呢?依照我个人经验,我们参考后软骨缘的顶点,可以轻松的定位解剖点和IDEAL点,仅供参考学习!










作者简介


欧阳剑锋,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擅长膝、肩、髋、踝关节镜微创手术及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熟练掌握骨关节及脊柱方面疾病的综合诊疗及国内外先进理念,在人工关节方向,对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有较深的理解及认识,在运动医学方向,对膝关节半月板、交叉韧带损伤、肩袖盂唇、肩袖损伤的诊治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亚太膝关节-关节镜-运动医学学会(APKASS)委员;国际关节镜-膝关节外科-骨科运动医学学会(ISAKOS)活跃会员;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运动医学专委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青年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发表文章十余篇,多次受邀参加全国学术会议进行学术讲座,曾获得2019年广东省医学会科普大赛优秀科普文章奖,2019亚洲关节镜大会(AAC)奖学金-韩国延世大学FELLOW等奖项。参与《线粒体转录因子A、B与原发性骨质疏松关系的初步研究》和线粒体的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课题研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