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病患者与非平山病患者钩椎关节在CT上的形态学差异

2021-04-16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点击量:1451 我要说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 唐冲 孙宇 潘胜发

摘要

目的 研究平山病患者和非平山病患者钩椎关节在CT上的形态学差异,提出平山病可能的发病机制。

方法 选择2006年10月~2012年1月我院骨科诊治的平山病患者32例作为病例组,均为男性,年龄16~37岁,平均19.4±4.1岁;发病年龄14~27岁,平均16.8±2.5岁;病程1~120个月,平均31.7±23.7个月。

选取同期因急性颈痛于我院急诊就诊且颈椎CT正常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亦均为男性,年龄12~26岁,平均19.1±4.3岁。两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

在GE-PACS系统上选取两组患者通过C3~C7横突孔中心的颈椎CT冠状截面图片,分别测量各节段左右两侧如下指标:

①钩突基底宽,椎体上缘的延长线上钩突内外侧缘的间距;②钩突高,钩突尖至椎体上缘延长线的垂直距离;③钩突间距,双侧钩突尖间的直线距离;④钩突倾角,钩突与椎体上缘的夹角;⑤下终板倾角,被测量椎体下终板与同一椎体侧边的夹角。

结果 平山病患者C3~C7同一节段左右两侧的钩突基底宽、钩突高、钩突间距、钩突倾角、下终板倾角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平山病患者C3~C7之间的钩突高及钩突间距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钩突高C6最高、C4最低,其递减规律为C6>C5>C7>C3>C4,同时钩突间距则表现为C3~C7逐渐增宽;钩突基底宽、钩突倾角、上椎体下终板倾角(除C3外)在C3~C7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取左右两侧均值为相应节段的钩突基底宽、钩突高,并计算左右两侧钩突倾角总和、下终板倾角总和及相应节段的倾角总和之差(即钩突倾角总和-下终板倾角总和),再计算均值及标准差。

平山病患者C3~C7的钩突基底宽、钩突间距以及钩突倾角总和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同一节段钩突高度和上位椎体下终板倾角总和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且倾角总和之差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平山病患者可能存在钩椎关节发育异常,表现为钩突的相关指标发育不平衡,同时具有较矮的钩突以及较小的下终板倾角,继而引发的颈椎不稳定在平山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