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7年02期导读
第一作者: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7-03-28 点击量:3390 我要说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最常见的髋部骨折,多见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或原有内科疾病恶化所导致的死亡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面临的最大风险。目前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已达成共识。随着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新型内固定装置不断问世。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与内固定装置很多,如何科学地选择简便、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手术方法和坚强有效的内固定装置已成为骨科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期推出“股骨转子间骨折”重点刊,就我国该领域目前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提升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诊治水平,最终造福患者。
目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包括髓外固定、髓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固定及关节置换等。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均以最大限度地恢复髋关节功能为最高目标。以往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大部分学者仅将重点放在骨折复位、颈干角及股骨距重建等方面,忽略了髋部外展肌对髋关节稳定性及功能的重要性。龙涛等撰写的“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髋部外展功能的比较”一文,通过比较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下地负重时间及单腿站立时间、步态及骨盆倾斜情况、髋关节主动外展范围及肌力等方面发现:与动力髋螺钉比较,髓内钉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患者术后髋部外展功能影响小,患者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更快。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且没有统计分析骨折分型和术后并发症对结果的影响,其最终结论尚需更大样本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验证。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因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和操作的简便性,已成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首选方式。随着手术操作熟练程度的增加,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大大减少,但是临床医生观察到患者血红蛋白的下降水平与术中出血量严重不符,这种现象被认为是由隐性失血造成的。如何有效减少术中隐性失血量,降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因隐性失血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研究。雷金来等撰写的“术前应用氨甲环酸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隐性失血的影响”一文,通过病例对比研究发现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前使用氨甲环酸,可以减少患者的隐性失血、降低输血率,且不会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虽然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且病例数偏少、随访时间偏短,但其结论为减少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隐性失血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不过,氨甲环酸的给药时机、给药方式及联合其他方法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多中心研究。
随着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文献着重阐述此类骨折的“难复性”,即通过“外旋、外展、牵引、内收、内旋”过程无法达到满意复位,发生率为3%~17%。佟大可等撰写的“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型与治疗”一文,根据骨折线的位置和骨折移位机制,将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分为5型:Ⅰ型为矢状面难复性骨折,Ⅱ型为冠状面难复性骨折,Ⅲ型为矢状面和冠状面难复性骨折,Ⅳ型为与小转子相关的难复性骨折,Ⅴ型为与大转子相关的难复性骨折,并将该分型称为“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系统”。作者根据新的分型系统采取不同复位策略(撬拨、顶压等不同复位技术)行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固定治疗96例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取得满意效果。但是由于病例数量的限制,分型归纳难免存在局限,在以后的工作中尚需继续完善和改进,复位策略也必将随着新工具、新置入物的诞生而改良。作者这种善于发现临床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的精神值得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