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P2/Noggin失衡介导强直性脊柱炎患者MSCs成骨分化能力增强的机制研究摘要
2016-12-13 文章来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作者:沈慧勇 点击量:997 我要说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为慢性炎症与病理性成骨。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AS的发病机制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包括非折叠蛋白反应、细菌感染等多种学说,对AS发病机制进行解释,但其具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尤其是病理性成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目前仍未阐明。发病机制不清对AS的早期诊治造成很大困难。因此,进一步深入探讨AS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和多向分化能力,是机体内成骨细胞的主要来源。
已有多项研究发现,MSCs成骨分化功能异常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骨形成异常有关。为了深入探讨AS患者病理性成骨的机制,我们以此为切入点,对AS患者骨髓MSCs成骨分化能力进行研究。
第一,我们成功分离并培养、扩增正常人与AS患者骨髓MSCs,通过流式细胞学技术鉴定其表型;
第二,我们通过茜素红实验、碱性磷酸酶实验证实AS患者MSCs成骨分化能力较正常人MSCs显著增强;
第三,为了深入探讨AS患者MSCs成骨分化能力增强的具体分子生物学机制,我们通过进行高通量微流体荧光定量PCR实验筛选差异表达分子,发现AS患者MSCs的促进成骨分化因子BMP2表达显著增加,而其拮抗剂Noggin(一个抑制成骨分化因子)表达显著减少,这提示BMP2/Noggin表达失衡可能是AS患者MSCs成骨分化能力显著增强的重要原因;
第四,为了验证以上结果,我们通过Western Blot和ELISA实验进一步验证,证实AS患者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分泌BMP2显著高于正常人MSCs,而Noggin显著低于正常人MSCs,这与上述PCR结果一致,同时BMP2/Noggin下游Smad1/5/8通路和ERK通路显著激活;
第五,为了验证Noggin的作用,我们通过增加外源性的Noggin,发现增加Noggin浓度后AS患者MSCs成骨分化能力能降低至正常水平,提示Noggin表达降低参与其成骨分化能力异常;
最后,为了验证BMP2的作用,我们通过构建干扰BMP2表达的慢病毒,抑制AS患者MSCs中BMP2的表达,发现降低BMP2表达后AS患者MSCs成骨分化能力显著降低,提示BMP2表达增加也参与了成骨分化能力的改变。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AS患者MSCs由于在成骨分化过程中表达促成骨分子BMP2增加而抑成骨分子Noggin减少,BMP2/Noggin间失衡导致Smad、ERK通路激活,最终导致成骨分化能力显著增强,这是AS患者体内病理性成骨的重要机制。
我们进一步推测通过靶向BMP2或Noggin的药物治疗能有效延缓AS患者体内的病理性成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成果已发表于著名杂志Arthritis & Rheumatology (IF=7.764)。
作者简介: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
沈慧勇,生于1962年,男,54岁。医学博士,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大名医。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主任、广东省强直性脊柱炎综合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脊柱脊髓疾病科研中心主任、中山大学脊髓损伤研究所所长等。学术任职有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骨科杂志》副主编、《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常务编委等。长期从事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肿瘤、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和综合诊治研究,已发表相关论文110 余篇,主编《脊髓损伤》著作一部,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多项基金资助,目前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省部级以上在研项目6项,总经费达2000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