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AS骨科协同创新营养管理模式构建【摘要】
2016-11-24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作者:宁宁 点击量:3327 我要说
1.项目背景ERAS是加速康复的简称,是指通过实施一系列围术期的循证有效措施,达到减少手术创伤和应激的目的,从而减少患者围术期并发症、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由于ERAS涉及患者围手术期的各个环节,而营养管理贯穿ERAS始终,且有效的营养管理还有减少糖代谢紊乱、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肠道菌群紊乱、降低手术代谢应激等优点,因此营养管理也是ERAS实施的有力保障。文献回顾表明,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有相对规范的临床营养管理模式,而我国大陆地区除特殊疾病外,针对专科特别是骨科围手术期目前暂无规范的临床营养管理模式。且在临床工作中,骨科围术期的患者普遍存在饥饿、口渴、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症状、营养主观体验差。基于此,在骨科构建围手术期营养管理模式迫在眉睫,以期推进ERAS的顺利开展。
2.项目目的进行骨科现行营养管理模式的创新,以降低饥饿应激发生率,改善患者围手术期住院体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建立骨科协同创新营养管理模式。
3.项目方法以ERAS理念为基础,以营养管理为核心,以跨学科协同为保障,从团队、制度、培训、方法、质控、随访等几大方面为切入点逐一推进,确定华西骨科围手术期ERAS营养管理方案。
项目团队方面:通过借鉴国外营养模式,从决策层、实施层、保障层三个层面构建三阶梯营养管理构架,并由骨科、营养科、麻醉科、手术室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营养管理团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技术支撑。同时营养科在骨科增设一名兼职营养师,负责制定和实施具体营养干预方案。制度职责方面:确立多学科合作方案,保证骨科医生、麻醉师、营养师、骨科护士、手术室护士各司其职,在流程中行使专科职责,推进营养管理方案的开展。
知识培训方面:构建三多营养培训模式,即多学科师资培训,包括骨科、营养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多层次全员培训,包括医生层面、护士层面、患者家属层面、陪伴层面的全员培训;多途径全面培训,包括应用临床查房、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营养工作坊等形式,以全面提高全科人员专科营养知识掌握度。方案实施方面:在循证的基础上,根据2011年美国麻醉学会指南,确定华西骨科加速康复患者禁食禁饮时间为术前禁食6h,禁饮2h,手术清醒后进饮、2h进食;同时将传统的气管插管麻醉方式改进为喉罩通气联合短效麻醉的方式,以增加患者舒适度,缩短复苏时间;并且项目团队通过自主研究开发营养配方,在循证研究的基础上遴选出备选方案,最终通过对照研究筛选出最佳饮食方案,即术前6h进食全营养均衡餐,术前2h进食碳水化合物餐,饮水无碍后饮用开胃汤,术日睡前进食高能量餐,以保证术日营养供给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质量控制方面:为保障营养管理方案的顺利有效执行,骨科特设一名兼职营养管理项目专员,负责ERAS营养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实时反馈ERAS营养管理项目现状,及时与其他科室协调沟通,以保障路径实施的有效性。随访研究方面:为保证患者出院后营养管理的延续性,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家庭营养方案,同时通过门诊、电话等方式定期调查随访患者情况,及时反馈与持续指导患者康复,同时积极开展相关科学研究,推进营养项目的顺利开展。
4.项目成效ERAS骨科协同创新营养管理模式构建并推行后,取得以下成效:
①患者饥饿应激发生率下降;
②住院满意度明显提高,个别患者还通过自媒体表示感激之情;
③建立了骨科ERAS营养临床资料库,大大规范了临床营养管理工作;
④同时以该模式构建为主题的品管圈项目“骨物圈”,在第四届全国品管圈大赛激烈角逐中夺魁,获得全国品管圈大赛唯一一个特等奖。ERAS骨科协同创新营养管理模式构建与应用,顺应了ERAS发展趋势,满足了广大患者的健康服务需求;同时创新的营养管理模式,驱动了学科的协同发展,提高了医疗管理水平,让医护患三方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借鉴。图华西骨科以“基于ERAS骨科协同创新营养管理模式构建”的课达型品管圈获第四届全国品管圈大赛特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