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甲喋呤基因多态性(C677T和A1298C)对骨肉瘤患者MTX化疗反应及肿瘤学预后的影响

2016-09-20   文章来源:谢璐 郭卫 杨毅 许婕    点击量:827 我要说

  研究背景:遗传药理学的检测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有效而可靠的帮助。多种遗传基因多态性和单倍体核型被认为对某些特殊药物的代谢有直接的影响,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一个叶酸代谢的关键酶,催化了5,10-亚甲基四氢叶酸到5-甲基四氢叶酸的转变。而两种常见异构体C677T和V1298C被认为与该酶活性降低和细胞内叶酸分布改变相关。近年来许多文献提示这两种基因多态性与多种肿瘤的MTX药物作用和毒副反应相关。而骨肉瘤一线化疗中MTX为最重要的药物之一。本研究前瞻性探索了59例骨肉瘤患者氨甲喋呤基因多态性与MTX血药浓度、药物延迟代谢、毒副作用以及肿瘤预后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入组标准为:本中心初治;病理证实为高级别骨肉瘤; ECOG评分≤2分;肝、肾及骨髓造血功能正常,可以进行骨肉瘤一线术前及术后化疗。62例入组病人均在术前化疗前抽取外周血检测上述两种基因多态性,并完成3月以上的骨肉瘤一线化疗治疗(包含阿霉素、顺铂、大剂量MTX和异环磷酰胺)。详尽记录并检测受试者0小时、24小时及48小时血药浓度情况,以及骨髓抑制、口腔黏膜溃疡、肝肾功能损害、慢性贫血以及MTX输液后是否低热或高热情况,记录受试者性别、年龄、部位、病理学亚型、坏死率、是否初治肺转移、以及阿霉素、顺铂和异环磷酰胺的周期数。对上述受试者进行生存学随访和评估,包括死亡、复发及转移情况等。

  结果:自2012年1月到2015年5月共62例受试者最后入组,其中1例因肿瘤进展一线化疗周期数不够被排除,2例因各种原因失随访。最后59例受试者随访4到43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7月,其中18人死亡。因V1298C在亚洲人群中突变率低,所有受试者检测结果均无突变,无统计相关性研究,而在C677T检测中15例为野生型(25.4%),20例为杂合子突变(33.9%),24例为纯合子突变(40.7%),其突变率与文献中所报亚洲人群纯合子突变率类似(33.3-51.1%)。所有受试者进行了阿霉素249周期,顺铂226周期,异环磷酰胺203周期。所有受试者的MTX 0小时血药浓度均值为1070.17umol/L,范围自621.68umol/L到1703.96umol/L。C677T基因多态性与MTX初次使用 0小时峰值无显著相关性(P=0.867;r=0.024),对MTX总体血药浓度均值也无显著影响(P=0.995;r=0.01)。由于氨甲喋呤延迟代谢发生率较低,共有4名受试者出现延迟代谢(6.7%),未发现显著统计学相关性(P=0.305;r=-0.136)。而该基因多态性与肝功能损害、MTX引起的低热或高热显著相关(P分别为0.043和0.050),与MTX引起的骨髓抑制III度以上弱相关(P=0.095)。而该基因的多态性与口腔黏膜溃疡及慢性贫血III度以上均未发现显著的统计学相关性(P分别为0.918和0.598)。考虑与口腔黏膜溃疡情况与临床广泛使用CF漱口水有关,肿瘤性慢性贫血与多种因素相关。而在生存学评估中,C677T检测与肿瘤坏死率也无明显相关性(P=0.465),对总生存无显著统计学差异性影响(野生型、杂合子突变及纯合子突变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73.5%,64.6%和81.7%,P=0.270)。该基因多态性对无复发生存及转移、肿瘤进展的影响均不显著(P分别为0.175,0.326,0.945)。这可能与联合化疗药物共同作用有关。

  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氨甲喋呤基因多态性(MTHFR)检测对MTX代谢无明显影响,但C667T纯合子/杂合子突变者MTX化疗后毒副作用可能比野生型大。在总体治疗结局上,该基因多态性对骨肉瘤患者生存的影响不明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