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陈旧脊柱压缩骨折:保守治疗还是椎体强化?

第一作者:张 嘉

2013-08-12   我要说

张嘉          李强        张杰石

背景:椎体强化治疗已经成为治疗新鲜脊柱压缩骨折公认有效的方法,但对于陈旧压缩骨折是否有效的研究尚少. 目的:比较半年以上陈旧脊柱压缩骨折保守治疗和应用后凸成形术(PKP)进行椎体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0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就诊病史半年以上的疼痛性陈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共61例,男15例,女46例,年龄48~87岁,平均(69.8±9.6)岁.骨折到治疗时间6~24个月,平均(9.3±4.3)个.根据临床症状和经济情况,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保守组19例,治疗包括支具以及抗骨质疏松药物;手术组42例(60个椎体),在保守治疗基础上行PKP.随访时间9~40个月,平均(13.2±3.6)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 d、3个月、1年进行评估,包括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EQ-5D健康问卷(European quality of life-5 dimensions scale)和计时站-走测试(timed up and go test, UGT).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以及两组之间治疗后的评分和影像学结果. 结果:保守组治疗后3个月VAS、EQ-5D和UGT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1年VAS明显优于术前,EQ-5D和UGT无显著差异;Beck指数变化无差异.手术组术后2 d、3个月和1年VAS、EQ-5D、UGT以及Beck指数均优于术前.两组相比,治疗后3个月,手术组的VAS、EQ-5D和UGT及Beck指数均优于保守组;治疗后1年,手术组的EQ-5D和UGT优于保守组,VAS数值低于保守组但无显著差异. 结论:在半年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陈旧脊柱压缩骨折的治疗中,椎体强化在1年内优于保守治疗.更远期的临床效果和各评估工具的应用价值尚需进一步研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