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部损伤机制与后踝骨折块大小及治疗方法选择的关系

2013-08-07 文章来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吴昊天 点击量:1817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目的 探讨踝部三种损伤中损伤机制与后踝骨折块大小及治疗方法选择的关系。

方法 测量233例单纯踝关节骨折(C损伤)35例后踝骨折线与胫骨骨折线连续损伤(B

)91例后踝骨折线与胫骨骨折线不连续损伤(A 损伤)三种损伤中后踝骨块长度占胫骨远端关节面长度的比例,并对三种损伤中存在的后踝骨折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根据可视化疼痛评估量表(VAS评分)比较后踝骨折治疗效果。

结果 后踝骨折块长度占胫骨远端关节面长度的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A 损伤(33.58%±14.59%)B损伤(29.60%±9.38%)C损伤(12.21%±10.08%),三种损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个月时随访,58A 损伤、31B损伤、167C损伤患者获得随访。后踝骨折固定与未固定患者的VAS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讨论 由于三种损伤中后踝骨折的损伤机制不同,导致后踝骨折块大小不同,进而决定了手术治疗原则不同。但是无论是哪种损伤,保持后踝骨折块的解剖复位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保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