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椎面螺旋臼翻修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底磨损14例
第一作者:陈东阳
2013-05-16 我要说
陈东阳 蒋青 徐志宏 史冬泉 戴进 秦江辉
股骨头置换术后出现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是髋臼磨损甚至磨穿、假体松动及磨损、感染等。目前,髋臼磨损的处理方法较多采用打压植骨配合加强性网杯并使用骨水泥固定髋臼处理技术,临床随访及实验研究结果较好[1]。Zweymüller钛制双锥面螺旋臼以更好的初始稳定性在一些类型的人工髋关节松动翻修病例中取得良好效果[2],本研究将其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底磨损翻修病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采用Zweymüller钛制双锥面螺旋臼翻修术治疗14例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底磨损病例,男8例,女6例;年龄59~78岁,平均71.2岁。初次手术距翻修术时间为5~16年,平均8.4年。患者主要症状均为髋部疼痛,难以行走,并多伴有明显的静息痛和睡眠困难。1.2手术方法术前结合X线片和CT评估松动髋臼的磨损情况,常规检查血沉和C反应蛋白以排除感染。均采用髋关节外侧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疤痕组织,打开阔筋膜张肌,暴露臀中肌及其周围瘢痕,在股骨止点区切断,切除关节周围瘢痕组织,暴露关节假体后,常规行关节内组织液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试验。脱位关节,取出股骨柄,暴露髋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