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置换术治疗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畸形继发骨关节炎
第一作者:章军辉
2013-03-28 我要说
章军辉 凌晶 刘华 陶昆 曾智敏 章云峰 何志勇 狄正林 冯建翔 徐荣明
摘 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畸形继发骨关节炎的手术并发症及早期疗效观察。方法从2004年至2010年收集本组20例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畸形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行THA术的患者,其中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8.5岁。髋关节化脓性感染发生时的平均年龄为10.2岁,从始发感染至行THA的平均间隔时间为34.5年,平均随访时间为3.8年。手术入路包括直接外侧入路(Hardinge入路)10例,后外侧入路10例;采用Kim分类法将髋臼与股骨侧的畸形进行分类,观测假体稳定性及假体周围骨溶解,采用Harris髋评分行术前与术后的临床疗效比较,采用Brooker方法判断异位骨化。结果根据KinⅠ分类法,属于Ⅰ型9例(45%),Ⅱ型4例(20%),Ⅲ型7例(35%)。术中发生股骨骨折3例,1例患者下肢延长4cm后坐骨神经麻痹,无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感染病例。X线随访结果:髋臼未发现〉2mm的移位及外展角的变化;2例在髋臼上方出现〉2mm囊性变,提示有骨溶解,2例股骨柄下沉2.5mm,1例股骨柄Green2区出现〉2mm囊性变,上述患者均无临床不适,予以严密的随访。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46.8分,术后平均为88.5分,有统计学差别(t=12.32,P〈0.01)。异位骨化:BrookerI型有2例,Ⅱ型1例。结论THA是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畸形继发骨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手段,术前严格的病例筛选与评估、良好的手术技术、正确的假体选择是获得术后良好疗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