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obutton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失效的原因分析
第一作者:田 竞
2013-03-25 我要说
田 竞 于海龙 薛海鹏 周大鹏
关节脱位,即通过Endobutton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环形袢及2号Ethibond缝线分别对圆锥韧带和斜方韧带进行重建,从而实现肩锁关节的非刚性固定。该技术既保证肩锁关节的解剖复位,又保留锁骨的正常旋转活动,与传统的钩钢板固定方式比较具有创伤小、避免肩峰撞击、无需二次手术取出等优势,从而受到临床的普遍关注[1]。但随着Endobutton技术的广泛应用,失败病例亦随之出现。回顾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Endobutton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失效病例9例,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27~64岁,平均40.8岁。初次损伤均为新鲜闭合性损伤,交通伤5例,摔伤4例;左侧3例,右侧6例,9例患者均为右利手;按Rockwood分型:Ⅲ型3例,Ⅳ型4例,Ⅴ型2例;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6例。其中合并颅脑外伤1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各1例。9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9周随访发现固定失效。1.2评价方法回顾分析本组9例的完整病例资料,详细查体并重新询问受伤过程、合并损伤及内科疾病情况,逐一分析手术操作记录,术后康复训练进程及复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