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02期导读

第一作者: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3-03-06 点击量:996   我要说

      自20世纪90年代发明选择性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以来,因其良好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和极少的胃肠道反应而被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但是随着对选择性COX-2抑制剂安全性研究的深入,发现许多选择性COX-2抑制剂会延迟骨折愈合且降低骨折愈合后的骨强度。从理论上和现存的研究资料似乎让人更倾向于认为选择性COX-2抑制剂对骨折愈合存在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否只停留在理论水平,对实际应用于镇痛并不构成有力的反面证据等仍不得而知。李滔等撰写的“围手术期应用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胫腓骨中段骨折愈合的影响”一文,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了围手术期短期(7~10 d)联合应用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和帕瑞昔布)进行镇痛对胫腓骨中段骨折愈合的影响,发现其对骨折愈合早期及最终临床愈合时间无明显影响。但由于本研究分组方法未采用完全随机的方法,仅选择了单一的胫腓骨中段简单骨折,且临床观察骨折愈合仅凭借X线片,选择性COX-2抑制剂对骨折愈合是否存在影响还需长期、多中心、系统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双膦酸盐是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药物,其疗效良好。但是近年来,有学者发现双膦酸盐有致非典型骨折的风险,且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风险增高。2012年5月21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旗下的网络出版物——《内科学文献》上的一篇报道再次指出,双膦酸盐类药物确实可增加非典型股骨骨折的风险,且该风险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此类非典型股骨骨折的临床表现及治疗与典型股骨骨折并不一致,其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髓内固定还是髓外固定)尚缺乏循证医学依据。周耀东等撰写的“与长期服用双膦酸盐相关的非典型股骨骨折的髓内固定治疗”一文,作者总结了在中国香港大学玛丽医院骨科应用髓内固定治疗的21例与长期服用双膦酸盐相关的非典型股骨骨折患者资料,术后平均随访2年,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功能优良率为95.8%,认为髓内固定是治疗与长期服用双膦酸盐相关的非典型股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但由于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偏短,且没有与髓外固定方式进行比较,髓内固定治疗与长期服用双膦酸盐相关的非典型股骨骨折的最终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总结。
  术前积极处理内科合并症可以提高高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但是关于术前内科合并症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较少见文献报道。黄鑫等撰写的“术前内科合并症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一文,比较了术前合并内科合并症与术前无内科合并症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后的疗效,与术前合并内科合并症的患者比较,术前无内科合并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更少、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认为术前内科合并症是影响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疗效的重要因素。虽然本研究纳入病例有限,且未针对不同合并症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进行单独分析,但是其结论可以提醒广大骨科医生高度重视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前合并的内科合并症,充分估计手术风险、围手术期失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等,并进行必要的预防和治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