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K线对两种颈后路手术疗效的影响
第一作者:杨 阳
2012-12-12 点击量:679 我要说
杨阳 马信龙 马剑雄 朱少文 马宝意 姬树青 马韬 陈阳
目的 比较AO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和动力髁螺钉(dynamic condylar screw,DCS)固定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为临床选择内固定器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甲醛固定股骨近端相似的成年(35~50岁)尸体干股骨标本12根,排除畸形、骨折等病变,将标本随机分成LISS固定组(A组)和DCS固定组(B组),每组6根。每个标本小转子下方1 cm处用斜切机锯断,做成1 cm间隙,模拟粉碎性骨折模型,远端用牙托粉与牙托水包埋固定。标本模拟人体单足站立受力状态,固定于Instron-8874液压伺服力学实验测试机上,行轴向压缩试验和动态疲劳试验,测定抗压性能和标本内侧骨折线两端应变分布情况。 结果轴向压缩试验显示,A组在2个应变片处的应变值均较B组相应应变值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相同载荷下,A组股骨头的垂直下沉位移显著小于B组(P < 0.01);载荷600 N时,A组的轴向刚度为(209.06 ± 18.63) N/mm,显著高于B组的(65.79 ± 7.26) N/mm(t=3.787,P=0.004)。动态疲劳试验显示,在相同循环加载周期下,A组股骨头的垂直下沉位移小于B组(P < 0.01);当股骨头垂直下沉位移达0.5 mm时,A组内固定所承受的力值及所用的循环加载周期次数均远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LISS从生物力学和解剖结构上均能满足股骨转子下骨折内固定要求,具有良好的力学稳定性。经过生物力学比较,LISS内固定较DCS内固定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