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退行性畸形的诊断与治疗

2011-03-21 文章来源:北京协和医院王以朋教授 点击量:4026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腰椎退行性畸形在成年后才出现的,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被认为是“新生的侧凸”,患者一般既往无侧凸史,多是成年后继发于椎间盘及小关节退变,退行性脊柱侧凸是成人脊柱侧凸一种类型,有时与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很难鉴别。

    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椎间盘和或脊柱小关节的不对称性退变,首先导致脊柱节段性不对称负荷的出现,继而产生全脊柱的不对称性负荷, 不对称负荷进一步加重了不对称退变, 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侧凸的进行性发展。另外,老年女性患者绝经期多伴发骨质疏松,椎体由于不对称性负荷,易于发生椎体楔形变及压缩性骨折,则进一步加重侧凸发展;同时,椎间盘和小关节的不对称性退变可以继发椎管狭窄,椎体不稳和侧方滑脱,以及冠矢状面失平衡,继发的病理学改变主要就是冠状面侧凸可引起非对称性椎间隙塌陷和椎体旋转性侧方滑移。矢状面上的失代偿则可引起腰椎前凸丢失或引起节段性后凸,或椎体滑移。

    畸形进展危险因素包括以下几点:Cobb角大于30°,椎体旋转或侧方滑移,L5椎体位于两侧髂嵴连线之上,以及严重骨质疏松,这些因素都能在某些方面促进退行性脊柱侧凸的发展。

    腰椎退行性畸形的临床特点主要为:患者年龄一般在50岁以上,且有顽固性腰背痛病史,具有神经根性症状,有的患者有间歇性跛行,同时明显的背部畸形也较常见。顽固性腰背痛是由于椎间盘退变以及小关节退变增生,椎体的侧方和前方滑脱,关系最大的是矢状面腰前凸或后凸丢失,以及腰椎不稳和脊柱畸形导致的椎旁肌疲劳。顽固性腰背痛一般在脊柱背伸时加重,而在坐下或躯干前倾式疼痛不能够缓解,此点与典型的椎管狭窄不同,此外坐立时必须用上肢进行支撑,而冠状面cobb角大小与临床症状无明显相关性。而神经根性症状的原因主要就是由椎管狭窄和脊柱畸形所引起的。

    体格检查内容包括:患者的步态分析,测定患者下肢运动的范围,同时要除外因关节挛缩引起功能障碍或肢体不等长,进而导致脊柱畸形,此点可通过髋和或膝关节屈曲来代偿,全面神经系统查体和远端下肢血运评价也需要进行综合评估。

    腰椎退行性畸形的影像学特点主要有:三维空间上的脊柱畸形,包括有短节段腰弯、或部分胸腰弯、而胸弯则较少见,脊柱畸形多始于T11/12,止于L5/S1,椎体侧方滑移则多见女性和L3-4节段,凸侧椎管容积和椎间孔截面积大于凹侧椎管容积和椎间孔截面积,同时中央椎管容积减小与矢状位滑移有关。在正位X线片上,需要注意观察冠状面侧凸Cobb角,以及C7椎体中点垂线至CSVL水平距离,还有椎体倾斜和旋转,椎体侧方滑移距离和腰椎的退行性变。而在侧位X片上,则要注意观察矢状面Cobb角,包括T5~T12、T10~L2、T12~S1,以及矢状面平衡—C7椎体中点垂线至S1前上角水平距离,和椎体前后位滑移距离。动力位平片以了解矢状面稳定性,左右侧方弯曲像以了解脊柱柔韧性,从而帮助确定融合节段。脊髓造影则用以动态反映椎管全貌,显示狭窄程度和部位,并能显示神经根袖情况。造影后CT用以显示硬膜囊或神经根受压情况,并针对造影异常部位薄扫。MRI用以评估中央椎管及侧隐窝是否狭窄,并了解椎间盘退变情况,有助于融合节段选择。


退行性腰椎畸形的治疗:

    传统的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腰背肌锻炼、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佩戴支具、牵引和理疗、抗骨质疏松治疗、硬膜外类固醇注射等。保守治疗是退行性脊柱畸形的首选治疗方式,但是也只有46%患者保守治疗有效,另外54%的患者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顽固腰腿痛且长期非手术治疗无效;神经压迫症状显著并进行性加重;明显节段不稳,脊柱半脱位以及矢状面和冠状面失平衡;侧凸进行性加重;合并较重后凸畸形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彻底的减压以缓解根性疼痛,恢复脊柱平衡,而侧凸的矫形并非手术的主要目的,同时获得脊柱融合,这是获得远期效果的良好保障。

术前评估主要包括:对患者手术耐受性的评估,患者脊柱神经损害定位,以及脊柱畸形的评估,椎管减压范围和手术方式,融合范围,骨质疏松评估等。

    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单纯后路椎管减压术,后路椎管减压固定融合术,前路松解支撑植骨+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后路椎管减压加前中柱重建加固定融合术,后路截骨减压加矫形加固定融合术。单纯后路椎管减压术适用于患者下肢疼痛,无腰痛的轻度畸形Cobb角小于20°,椎体侧方移位小于2mm,无明显椎体旋转半脱位,冠状位及矢状位畸形不明显,椎体边缘有较大骨赘且脊柱稳定。而后路椎管减压固定融合术适用于患者有下肢症状和背部疼痛,中重度畸形Cobb角大于20°,侧方移位或旋转半脱位明显,脊柱矢状位畸形相对较轻,脊柱不稳,多节段椎板切除减压。后路椎管减压加前中柱重建加固定融合术则避免了前路手术,有效地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后路截骨减压加矫形加固定融合术则适用于重度僵硬性侧凸(Cobb角大于80°柔韧性小于30%),冠/矢状面明显失平衡,以及胸后凸大于80°或腰段后凸大于30°的患者。

    脊柱融合的节段选择上,融合不应止于柱结构不完整的椎体,或侧凸/后凸的顶椎,或滑脱移位/旋转半脱位的椎体。

    对于T10或以上的长节段融合其缺点主要有:手术风险明显增加,且固定节段多,手术创面暴露广,从而增加了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同时手术器械费用高昂,且手术会牺牲更多运动节段;使得融合远端退变发生率增加。

    手术并发症包括:常见肺部问题,如肺炎,肺不张,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栓塞等;泌尿系问题;其他问题,如假关节形成,内固定松动或断裂,严重出血,脑梗死,心肌梗死,瘫痪,感染,败血症等。

    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可以减弱了内固定螺钉的把持力,易发生内固定松动、脱出,而导致内固定失败。

    进行性后凸预防措施有:术中要多点固定以分散单个螺钉应力,同时增大椎弓根螺钉直径和改变螺纹构造提高把持力,也可以增加椎板下钢丝固定或骨水泥加强螺钉固定等。

    矫形手术中应考虑侧凸程度和骨质疏松程度,矫形后螺钉受力情况和脊柱整体平衡等,不能局限于局部畸形矫形,应注意躯干矢状面和冠状面平衡,不应过分强调侧凸矫正度。需要注意的是美观不是手术主要目的,冠状面侧凸角度与手术效果无明显相关性,腰前凸的恢复,冠状面上腰椎椎体倾斜角度和滑移程度的矫正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随着人口老龄化,退变性脊柱侧凸将不断的增加,且患者常常会合并其他的多种内科疾病,宜需进行综合治疗。多数患者可先保守治疗,如果进行手术治疗,首先明确充分的减压是缓解神经根型症状的前提,大部分手术病例需减压联合融合、固定,多数病例一期后路手术即可满足需要,同时要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变节段、椎管狭窄、腰椎失稳、椎体旋转度等多种因素以及全身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