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变大鼠椎间盘器官培养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
第一作者:徐宏光
2012-09-06 我要说
徐宏光 章平治 宋俊兴 程加峰 卢林明 何雷 周珏
腰背疼是临床常见症状,大量患者长期受此困扰,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并因此花费巨大。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慢性腰背痛及脊柱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始于成年的早期,并随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但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以逆转甚至阻止IDD。随着对IDD病因、发病机理以及危险因素的不断深入研究,众多的实验模型和方法也被应用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被广泛采用,但相关研究表明体外细胞培养由于失去了特有的细胞外基质环境而致细胞增殖率低、表型易缺失,难以维持活力以及各种类型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应用IDD体内动物模型不利于对细胞和基质代谢疾病以及信号传导异常的探究。本研究克服上述研究方法固有的缺点,将带有纤维环和上下软骨终板的正常及退变大鼠椎间盘作为一个完整器官进行整体培养,建立类似于体内生理环境的大鼠退变椎间盘器官培养模型,探索椎间盘器官培养的实用技术,为研究椎间盘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创造更好的实验平台,观察正常及退变大鼠椎间盘的组织学变化,并检测其细胞活性,以评价培养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