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门氏后凸畸形患者术后近端及远端交界性后凸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随访五年以上的结果
第一作者:朱锋 译
2012-08-30 点击量:2739 我要说
研究设计:单中心病例回顾性研究。
目的:分析休门氏后凸畸形患者进行器械脊柱融合后近端和远端交界性后凸(PJK和DJK)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
背景:既往研究报告的交界性后凸的危险因素包括:下端固定椎的选择不当、弯曲的矫正率超过50%和交界区软组织过度剥离。
方法:研究对象包括67例接受器械融合治疗的休门氏后凸畸形患者(单中心),平均年龄37岁,最短随访时间5年,平均73个月。异常PJK定义为近端交界区角度大于10°且较术前至少增加10°。DJK为下端固定椎和距其下方一个节段的椎体的夹角,定义同PJK。
结果:共有20例患者术后发生PJK,发生率为30%。其中15例是由于上端融合椎选择不当,3例由于黄韧带断裂,2例兼有这两种因素。胸椎上段的视野不清是导致上端固定椎选择不当的最常见原因。共有8例患者(12%)术后发生DJK,其中7例下方未融合至第一前凸椎。
结论:恰当选择上融合椎和术中避免交界区黄韧带断裂可将术后PJK的发生率降至最低;向下融合至第一前凸椎则可将术后DJK的发生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