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段性枕-寰-枢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评估

第一作者:张国莹 译

2012-08-30 点击量:1475   我要说

研究设计:利用人类尸体脊柱颈段进行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评价3种不同的节段性枕-寰-枢(C0-C1-C2)固定技术的结构稳定性。
背景:各种枕-寰-枢(C0-C1-C2)固定技术用于上颈椎不稳定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椎动脉的风险。当其稳定性相似时,损伤椎动脉风险小的技术可能更有优势。
方法: 6具人类尸体脊柱颈段(C0-C5) ( 年龄:74±5.0岁)用于研究。检测脊柱标本的完整性以后,通过切断横韧带和翼状韧带来形成脊柱不稳定。使用3种技术进行脊柱固定,固定范围从枕骨至C2,3种技术的区别在于C2部位的固定方法不同。所有标本枕部均用6枚螺钉固定,C1采用侧块螺钉固定。C2采用的3种不同固定方法分别为:(1)C2椎板交叉螺钉; (2)C2椎弓根螺钉;(3)C1-C2经小关节螺钉。C1侧块螺钉在置入C1-C2经小关节螺钉前取出。测量每组结构C0-C2间的活动度。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下资料则采用Post hoc检验进行比较分析:(1)正常脊柱颈段 vs. 3种技术固定后的脊柱颈段;(2)椎板螺钉技术 vs. 椎弓根螺钉技术;(3)椎板螺钉技术 vs. 经小关节螺钉技术。显著性水平为α=0.01(使用Bonferroni 校正法进行五重比较)。
结果:与正常脊柱相比,3种固定技术均显著减少了C0-C2的活动度(P<0.01)。3种固定方法间在屈伸和轴向旋转的活动度上无明显差异。同其他2组相比,C2椎板交叉螺钉组的侧方弯曲活动度有增加的趋势。同椎板螺钉组比较,椎弓根螺钉组和经小关节螺钉组在CT轴位和矢状面图像上均更加靠近椎动脉。
结论:使用C2椎板交叉螺钉、C2椎弓根螺钉和C1-C2经小关节螺钉进行枕-寰-枢(C0-C1-C2)固定的技术可以提供相似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使用C2椎板螺钉的固定技术同其他2种技术相比,可以减少椎动脉损伤的风险。

张国莹   张永刚  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