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脊柱侧凸后路截骨矫形的注意事项

2010-11-26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2489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王岩
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专科医院


    脊柱截骨技术是一项复杂的、技术要求较高的外科技术,在决定在进行脊柱截骨时,必须慎之又慎。

    一、选择合适的病例

    一般而言,脊柱截骨的适应证仅限于严重的侧凸、侧后凸畸形,畸形柔韧性低于30%,通过常规技术不能获得较好矫形的脊柱侧凸患者。另外,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弯曲常常较僵硬,并多伴有脊柱失稳和椎管、神经根管狭窄,也可采用单纯后路脊柱截骨技术进行矫形。

    二、选择合适的截骨方式

    在采用脊柱截骨矫治脊柱侧凸时,必须对各种截骨方法有较全面,较深入的了解。SP截骨是通过截除并闭合脊柱后柱结构和张开脊柱前柱的椎间盘间隙实现的后凸矫正,其铰链中心常位于椎体后缘。单一节段的SPO可以获得约30°的矫正。而采用SPO技术矫治脊柱侧凸时,它往往无需使椎间盘前纤维环完全断裂张口,仅需适当伸展即可达到每节段10-15°的矫形。SPO技术更适合于矫治僵硬的长圆形脊柱侧后凸畸形。

    经椎弓根“V”形截骨是通过切除脊柱后方椎板、椎弓根、并“V”形切除前方椎体,再通过后方的闭合实现前中柱的骨性接触。在此矫形过程中,矫正的铰链点位于椎体前方骨皮质。它不仅短缩了脊柱后柱结构,同时它还使脊柱的前中柱也相应短缩。一方面,短缩截骨可使前中柱都可达到骨-骨接触,脊柱更加稳定,同时也增加了脊柱融合率,另一方面,如果截骨部位较高(位于脊髓平面),后柱过多的短缩,势必会造成脊髓的屈曲与皱褶,从而导致严重的神经并发症。

    脊柱切除术是指全部切除1个或多个脊柱节段,包括上下方的椎间盘结构。该手术首先去除后路结构,通过向两侧咬除肋横突关节和部分肋骨近端,由两侧进行骨膜下剥离,显露前方椎体并将其全部咬除,再通过器械加压实现脊柱短缩矫形。该方法前中柱去除的骨性结构较多,一般需要进行结构支撑性植骨或非支撑性植骨,以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

    我们在大量临床工作及实践中,提出了新的脊柱截骨技术——脊柱去松质骨截骨术(VCD)。本方法从松质骨入手,形成空壳,再由内向外磨薄硬壳,最后彻底除去椎管四周的骨皮质结构。由于可以采用磨钻进行精细操作,该技术可控制性强,损伤神经结构的几率小。通过对单个或多个顶椎去进行松质骨化,可以很好地完成脊柱畸形的重新对位和对线。在本操作中,尤为重要的是,使椎体部分去松质化,其残留部分骨质可作为一个骨性cage,有利于早期骨性融合,有利于重建脊柱稳定性。

    三、截骨部位及截骨范围的选择

    采用脊柱截骨矫治脊柱侧凸畸形时,主要根据主弯大小或畸形椎体的部位来选择截骨范围及其部位。切除的椎体一般选择侧凸的顶椎进行底边在凸侧冠状面的楔形截骨。如侧弯角度过大,可行多个脊椎冠状面截骨,增加矫正率,分散内固定器械所承担的应力。对于胸椎单脊椎截骨无论是冠状面截骨还是矢状面截骨,为减少脊髓过度缩短迂曲,导致相对椎管狭窄。

    四、并发症的预防

    神经损伤主要避免措施包括:(1)对于整个脊柱要完全截断的病例,如VCR技术,脊髓的环型减压应该彻底。截骨前需要用钛棒临时固定, 避免截骨后脊柱发生矢状面移位;(2)截骨范围不要过长, 避免顶椎处加压后脊柱短缩过多造成脊髓损伤;(3) 顶椎处的矫正以凸侧加压为主, 凹侧适当撑开;(4)截骨底边的高度最好不要超过截骨椎体高度的1/3;(5)保持术野清晰, 直视下动态观察脊髓的搏动,避免脊髓神经损伤;(6)矫形术中,最好进行相关神经监测系统进行动态检测。

    血管并发症:在进行脊柱截骨术时,适度的控制性降压,有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出血主要集中在去除椎管内壁和后壁的过程中,控制硬膜外静脉丛的出血十分困难,关键在于去除椎管内壁和后壁前,磨钻有效的打薄残余骨质以方便取出,以减少对硬膜外静脉丛的干扰和操作时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