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3期导读

第一作者: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2-03-27 点击量:1276   我要说

本期导读

  脊柱脊髓由于其在解剖和功能上的复杂性、特殊性、重要性等特点,损伤后临床诊治难度大、风险高;如何提高治愈率,减少残疾率,并且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最佳的疗效,是摆在脊柱外科医生面前的一道难题和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为此,本期推出了“脊柱损伤”的重点专题。
  田伟教授撰写的“CAMISS──脊柱损伤治疗的趋势”一文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与重要的临床意义。CAMISS是国际上通用的计算机辅助(computerassisted,CA)和微创脊柱手术(minimallyinvasivespinesurgery,MISS)两个词拼写而成的。这是一个新的词汇,代表了骨科发展最新趋势。计算机导航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准确性与安全性不断提高,实现了复杂部位(如上颈椎)内固定操作的引导,虽然仍存在设备价格昂贵、术中图像漂移、有一定的学习曲线等限制,但其应用前景不可估量。MISS作为微创外科的一部分,在提倡微创技术应用的大环境下,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微创技术的应用不但使脊柱损伤治疗的并发症减少,与传统手术比较,其经济效益也更好。
  本重点专题的10篇文章中,关于颈椎损伤的研究占4篇,这不仅说明颈椎损伤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也表明此方面技术的不断进步,让以往“伤不起”的颈椎损伤患者“有得治”。
  蔡贤华等撰写的“前路经枕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一文,从临床影像解剖学角度测量前路经枕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的钉道参数,及其在不同平面上与椎动脉的安全距离,认为国人采用前路经枕寰枢关节螺钉内固定在解剖上是可行的,钉道与椎动脉之间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但术中必须严格控制钉道方向。于圣会等撰写的“下颈椎损伤分型评分系统的可信度及可重复性研究”一文,根据54例下颈椎损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由5名骨科医生采用SLIC评分系统先后进行2次评判,认为SLIC评分系统的DLC断裂和可疑损伤的判定是影响分型一致性的主要原因。此研究结论对该评分系统进一步指导精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冀旭斌等撰写的“手术干预因素对过伸性颈脊髓水肿损伤伴脊髓中央软化灶形成的预后影响及软化灶形成的病理分析”一文,研究结果显示早期手术、直接充分的脊髓减压能够明显提高过伸性颈脊髓水肿损伤伴脊髓中央软化灶形成患者的神经恢复。手术6个月以后颈脊髓中央软化灶形成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缓慢,趋于平台期。为此类患者的救助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可减少进入平台期后的过度医疗。连小峰等撰写的“改良Brook法结合C12经关节突螺钉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一文,通过对Brook方法的改良,将一根钛缆对折成两股,从寰椎后弓上方往下穿入,从枢椎椎板下方穿出,剪成两根,然后分别将两植骨块固定于寰枢椎两侧,并辅助C1 2经关节突螺钉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此技术虽可达到良好固定,但在广泛开展的同时务必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脊柱微创技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经皮椎体成形术。田伟等撰写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与手术椎体再骨折的关系”、王静成等撰写的“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和潘永谦等撰写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分析”,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