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11期导读

第一作者: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2-03-27 点击量:1051   我要说

本期导读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日渐增高。Cooper等提出,至2050年全球将有约630万人遭受髋部骨折,其中约有320万将发生在亚洲。髋部骨折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是早已被认知的,其危害性远大于其他部位骨折,常致残、甚至导致死亡,尤其是股骨颈骨折。近年来,随着骨科手术技术及手术器械的日趋发展和完善,髋部骨折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术后仍存在内固定物及假体的松动、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再次发生对侧股骨近端骨折等风险;对于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尚有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可能。此外,骨折的治疗费用及患者对家庭成员的依赖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老年髋部骨折对医学、社会和经济来说均是一个挑战。为此,本刊特推出“髋部损伤”重点专题,旨在就我国该领域目前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以求进一步提高对髋部损伤的重视,进而推动相关临床研究的开展。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各种方法孰优孰劣仍存在争议。诚如曾炳芳教授所言,采用微创技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发展的趋势。周志平等撰写的“微创与传统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一文中,通过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了微创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与传统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与传统DHS比较,微创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但由于目前临床上对2种术式疗效比较的研究完全做到双盲、分配隐藏及长期随访等方面存在很大困难,使得可用于Meta分析的文献数量和质量均受到限制,故本研究所得结论可能存在一定偏倚。
  自1931年Smith Petersen首先报告采用三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以来,用于该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已超过100种。虽然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不断完善,但是其治疗原则并未达成共识。刘月驹等撰写的“成人股骨颈骨折术式量化评分表的制定及其初步临床应用”一文中,作者在参考国外学者设计股骨颈骨折量化评分表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设计了成人股骨颈骨折术式量化评分表,并通过对50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检验了该量化评分表与临床治疗具有一致性,为股骨颈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了量化指标。虽然此量表还需进一步完善,如有专家对此评分量表提出了不同意见:①高分内固定组患者的生理状态差,内固定后下床活动时间如何考虑?②此评分量表并没有经过前瞻性研究的确定及多中心的应用,其可信度如何?但是作者的这种科研设计思路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中骨折的复位质量是影响疗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然而临床上医生可能会遇到一种情况,即对于某些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无论采用何种手法或机械的方法整复均不能获得满意的闭合复位效果,此类骨折有何特点?采取何种方法治疗最佳?李智勇等撰写的“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概念提出与治疗”一文中,作者首次将此类骨折定义为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并根据X线片及CT影像学特点,将其分为3型,同时采用股骨头干三维互动复位技术复位、3枚空心钉固定等方法进行治疗,术后患者疗效满意,为临床对此类骨折的复位、固定等治疗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但“难复位性股骨颈骨折”这一定义是否准确、是否需加入更多的客观指标进行评价,仍有待广大骨科同道积极参与讨论、进一步完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