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脊柱终板抗压强度分布规律的生物力学研究
第一作者: 李光灿
2012-01-30 我要说
李光灿 李康华 郑连杰 李靖年 李正维 刘晓凯 李志刚
摘要: 目的 通过测量全脊柱不同椎体上下终板不同位点的抗压强度,研究全脊柱终板抗压强度的分布规律。方法 选用5具成年男性新鲜脊柱标本(C3~S1),共225个终板。对终板平面49个测试点用平底压头进行压缩加载试验,获得最大破坏载荷。结果 (1) 全脊柱终板抗压强度呈颈腰椎较强、胸椎较弱趋势(P<0.01)。抗压强度自C3~7逐渐减小,在T1水平增大,然后再次逐渐减小,至T7降至最低,自T8开始增强,至L4达到强度最大值,L5复又降低后,S1再次增大。(2) 除C5 和T1外,下终板抗压强度大于上终板(P<0.01)。(3) 除C5/6, T12/L1 和L5/S1间隙外,椎间隙相邻面上一椎体下终板的抗压强度大于下一椎体上终板。(4)中央至外周抗压强度逐渐增大(P<0.05)。(5)处于不同角度组的压力点,其抗压强度存在差异(P<0.01)。(6) 全脊柱终板不同节段前后强度分布不同(P<0.01)。C3/4后侧终板强度大于前部,C5~7前后部大体持平,至T1再次后部大于前部,经过T2~5过渡段后,自T6~L3出现前部抗压强度大于后部,L4再次相对均衡,至L5、S1出现后部抗压强度大于前部。结论 全脊柱不同节段终板和终板不同部位的强度分布与脊柱生理弯曲关系密切。抗压强度下终板高于上终板,外周大于中央,椎间隙相邻面上一椎体下终板大于下一椎体上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