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2011 TKA 术后康复理念与技巧之我见

2011-12-05 文章作者:shenjie 点击量:1655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TKA 术后康复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尤其在中国,术后的专业康复机构与规范程序尚待建立,使TKA 的无忧开展受到了不可低估的阻碍。除了相对发达的地区或较大型的医院外,仍有大量基层医院“不敢”做TKA(除将推行的“准入制”因素外),究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为技术问题,其二为康复问题,而后者常常是主要原因!由于术后康复不佳导致患者对医疗的疑虑甚至投诉或纠纷,使一些TKA 手术刚刚起步的医院被迫停止了该项技术的开展,形成了恶性循环,即:手术量少→康复不良→投诉纠纷→影响病源→信心受挫→手术更少。
麻醉学的出现使外科手术得到了令人振奋的发展,而对于外科学的主要组成部分骨科而言,功能康复则更依赖于有效的术后镇痛,这可以理解为康复的前提条件。但本讲主旨在康复本身,故不作详叙,只以“前提”点明。因此,在尚无法做到术后完全无痛(尽管世界范围内的“无痛病房”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强调的是康复的理念与技巧,给广大患者以良好的心理和生理康复治疗。在这里,理念的核心就是人性的关怀,要做到:轻松康复、快乐康复、个性康复。所谓轻松是指通过医务人员的科学解释与诱导让患者解除对康复的恐惧与压力,同时给予巧妙的康复指导与合理的体力分配建议,使锻炼过程变得轻松自如。所谓快乐是指以积极的鼓励方式(而不是责怪或训斥)和幽默的语言提示使患者心情愉悦,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主动配合康复锻炼。所谓个性是指针对不同年龄、性别、体质与性格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包括语言方式与具体操作手段的不同选择,使整体康复进程尽可能同步。此外,还要正确理解和认识医患关系(上帝?亲人?家人?),使患者能够真正改变犹豫、害怕和怀疑的不良心态,变得信任、依从和依赖。
对于TKA 而言,术后康复中的要点包括:抬腿、打弯、伸腿、走路、爬梯、骑车等,请注意,这里所用的词汇均不完全是医学术语,而是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因为这些要点是需要不断灌输给患者的东西,使患者逐渐熟记并主动配合锻炼。同时,这些要点也就是术后康复的难点,要想做到做好必须从术前宣教开始,因为术前锻炼打下基础非常关键。
经过多年来的临床摸索和总结,我得到了以下点滴康复技巧或称实用窍门:
一、抬腿技巧:A、模仿健侧法;B、诱导法;C、目标法;D、“恐怖”法;E、屈大腿—伸小腿法;F、“自助”法。
二、屈膝技巧:A、大腿直立固定—小腿重力疲劳下垂法;B、抱膝法;C、足跟—臀部接近法;D、床边小腿自然下垂法;E、餐台遮挡视线法;F、“D+E”+陪护推足法;G、追逐法(少数需用CPM者)。
三、伸膝技巧:A、“老虎凳”法;B、站立小腿“肚”贴墙法。
四、行走技巧:A、原地踏步法;B、“一只鞋”距迈步法;C、类“猫步”法;D、对镜“臭美”法。
五、活动度技巧:A、上下楼梯法;B、骑健身车法。
用好了上述方法,多数患者能做到顺利而快速的康复,并且是无助行和无跛行的康复。
应该注意的是在康复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用“手法”强力帮助患者训练,这样常常会导致患者恐惧、躲避甚至抵抗,是一种不够人性化的方式。同时,尤其在康复初期不宜鼓励下蹲练习,因为这种方式会由于伸肌的“反射性”拮抗作用而使动作变形、无效,达不到锻炼屈曲的目的。必须指出的是,这两种方法即使奏效也是要以患者承受不必要的更大痛苦为代价的。
由于国内大多数医院都因提高周转率而需要患者早期出院,然而出院后绝大多数患者是要靠“自觉性”继续康复锻炼的,否则,将导致功能进步缓慢或停滞甚至退步使前功尽弃,因此,必须做好出院康复指导工作——“出院指导床头卡”必不可少!其形式与内容应该是大字体、提纲式、原则化的,并且要说明随诊的具体时间、地点、方式和注意事项。这样做的意义在于:符合中国国情、解决老年健忘、避免医疗纠纷、提高医院信誉和体现人文关爱。本讲座将通过具体的人体、实物、文件等图片,给大家具体而实用地描述TKA 康复这个命题。
总之,希望通过广大医护工作者不懈的共同努力,使TKA 术后康复对于患者来说能从一种痛苦的负面记忆变为一种刻苦的正面记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