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前后路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其疗效

第一作者:崔旭

2011-10-26 点击量:1000   我要说

崔 旭 马远征 陈 兴 才晓军 郭立新 薛海滨 胡 明

【摘要】 目的:探讨成人脊柱结核前后路不同术式的选择及其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成人胸腰椎与腰骶段结核患者241例,其中181例非跳跃性结核患者获得平均37个月(22~72个月)的随访。25例合并脊髓功能障碍,Frankel分级D级14例,C级11例。连续4个椎体(均为胸椎)受累11例,3个椎体45例,2个椎体98例,1个椎体27例。CT或MRI显示有明显死骨132例,椎旁脓肿153例。后凸Cobb角-23°~30°者104例,31°~60°者49例,61°~70°者28例。血沉升高169例。据病灶部位和病变程度采用4种手术方式:A组(74例)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B组(70例)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板间植骨融合、一期或二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C组(10例)行侧前方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后方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D组(27例)行后路病灶清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25例伴脊髓受压症状者入院6~18h应用抗结核药物后急诊手术,其余156例患者术前抗结核药物治疗3~6周,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总疗程12个月。结果:A组手术时间平均3.5h,术中出血量平均450ml,B组分别为4.5h、640ml,C组和D组均为3.0h、350ml。4组患者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8~12周血沉均恢复正常。A组脊柱后凸畸形矫正率为(47.5±11.8)%,B组为(61.5±18.6)%,C组为(58.7±15.9)%,D组为(59.9±17.4)%。末次随访时,A组矫正角度丢失率为(64.8±19.3)%,B组为(53.6±15.6)%,C组为(56.9±11.8)%,D组为(54.9±15.4)%。25例术前脊髓功能损害患者末次随访时,18例Frankel分级改善1级,7例改善2级。A、B、C组各1例分别于术后半个月、1个月和1个半月切口形成窦道,换药治疗1~2个月后治愈。A组1例术后1年随访时发现内固定松动,但植骨已融合,未处理。末次随访时均无结核复发。结论:只要手术适应证选择正确,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脊柱结核都能达到清除病灶、脊髓减压及矫正脊柱后凸畸形的目的;但后路固定在矫正脊柱后凸畸形及维持矫形方面优于前路固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