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交联聚乙烯内衬在中国年轻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应用的6年随访结果
第一作者:李冬松
2011-10-24 我要说
李冬松 忻振凯 曲广运 吴富源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50岁或以下的中国年轻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中应用高交联聚乙烯内衬的临床效果和线性磨损率。方法 对本中心应用Marathon高交联聚乙烯内衬和Duraloc非骨水泥臼杯的38髋,29例THA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通过Harris髋关节评分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在随访期间,测量每一年的X线片,对比分析臼杯内衬的线性磨损和周围的骨溶解情况。 结果 患者手术时的平均年龄为(41.0±6.86)岁(29~50岁)。所有股骨假体的球头直径为28 mm。26髋应用了非骨水泥假体柄,12髋应用了骨水泥假体柄。平均随访时间(7.2±1.3)年(6~9.6年)。平均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的(45.3±l8.0)分(12~73分)显著提高到术后的(93.26±9.9)分(64~100分)。末次随访X线片上未见髋臼周围骨溶解改变。高交联聚乙烯内衬的第一年蠕变量为:(0.26±0.21)mm(0.0l~0.9l mm),聚乙烯内衬在术后2年的平均累积线性磨损量为:(0.3 l±0.19)mm(0.04~0.76 mm),术后3年的平均累积线性磨损量为:(0.3l±0.21)mm(0.07~0.93 mm),术后4年的平均累积线性磨损量为:(0.34±0.31)mm(0.07~1.68 mm),术后5年和6年的平均累积线性磨损量分别为:(0.38±0.22)mm(0.07~0.97 mm)和(0.38±0.25)mm(0.08~1.26 mm)。手术2年后的聚乙烯平均线性磨损率为:0.025 mm/年。结论 应用于中国年青患者THA术中的高交联聚乙烯内衬具有低的线性磨损率,从而可以降低磨损和由此而引起的骨溶解的发生。Marathon高交联聚乙烯内衬材料具有满意的临床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