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不稳机制及手术治疗进展

2007-05-15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1395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腰椎是整个脊柱中承受应力及活动幅度最大的节段。稳定性对腰椎行使功能至关重要,而腰椎稳定性则有赖于所有静力及动力结构的共同作用,任何一环的失效都可能产生级联反应,导致腰椎不稳。

1定义

脊柱的主要功能是支持体重,并在此基础上满足人体活动的需要。要保证这两个功能的实现,稳定是最为重要的。两个相邻的椎体及连接它们的椎间盘、小关节和韧带结构构成脊柱功能单位(FSU)。正常脊柱的每一个功能单位都有相应的正常活动范围,超过此范围的运动即为过度活动,但是过度活动并不等于不稳。脊柱复杂的运动形式使得很难对不稳进行确切定义。首先应该明确不稳是一个动态性概念,所谓动态性包括空间动态性和时间动态性。空间动态性指不稳不是单一体位下椎体的位置失常,而是不同体位下相邻椎体间相对位置的变异,超过一定程度即为不稳;时间动态性则是指某一脊柱运动单元超过其极限运动参数和()出现异常活动,经定期随访这些指标进行性恶化,此时就可认为该节段处于不稳状态。在此基础上出现临床症状,如腰腿痛和()神经功能缺失,则可认为是腰椎不稳症。美国骨科医师学会(AAOS)将脊柱节段不稳定性定义为受力节段对应用负荷的一种超过正常限制的、呈移动性的异常反应。Kirkaldy-Willis等提出临床不稳的概念:一般的生理负荷即可使椎间关节变形、受累节段运动异常,并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2运动学

正常的腰椎稳定性是由腰椎间盘、椎间小关节和韧带共同维持,并受周围神经、肌肉、腹压等影响。腰椎运动过程中椎体活动范围取决于椎间盘,而活动方向取决于椎间小关节。在维持脊柱稳定的所有静力结构中,椎间盘和小关节最为重要,故两者的病变可引起腰椎不稳。iwara等在研究椎间盘退变、小关节骨关节炎与腰椎稳定性的关系时,将椎间盘退变分为5级,小关节骨关节炎分4(MRI表现);对70例椎间盘退变和小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功能位摄片,结果显示屈曲位下的成角不稳定与小关节骨关节炎呈负相关,前向不稳与椎间盘退变和小关节骨关节炎呈正相关,矢状面的旋转不稳及后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