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联合预防(附45例分析)

2010-01-15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1704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髋 关节置换术(THR)后深静脉血栓(DVT)的防治。 方法:对45例THR术后患者联合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防治DVT的发生。 结果:45例中有44例没有发生DVT ,有效率达97.7%。 结论: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联合防治THR术后DVT的发生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THR) 深静脉血栓(DVT)

  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普遍应用,其并发症的预防已倍受关注,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其继发的肺动脉栓塞(PTE)对患者机体的危害越来越得到重视。有资料显示国外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病率为50%~70%,病死率约为0.1%~0.38%[1];国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总发病率为47.1%[2]。另外,以DVT为基础病因的肺栓塞发生率也逐年增加,由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13%上升至1998年后的68%[3]。由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证之一是65岁以上患者[4],属DVT形成的高危人群,因此对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预防一直被骨科学术界所高度重视。本文总结了我院自2006年6月~2007年10月间4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药物和物理方法联合预防DVT发生的病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6年6月~2007年10月,选择我院收治的65~80岁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45例(单髋),男24例,女21例;股骨颈骨折28例,股骨头坏死15例,退行性骨关节炎2例;同时合并高血压、冠心病8例,糖尿病6例,脑血栓后遗症2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术方法:本组45例,均于术前行各项检查评估,对于合并各种慢性疾病者,请相关科室会诊治疗,使相关指标达到手术要求;对长期使用溶栓药物或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者,均停药1~2周,复检凝血功能后再行手术。本组采用硬膜外(28例)和全麻(17例)后路切口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其中骨水泥型32例,生物型13例,术后影像学检查关节置换均达到理想效果。

    1.2.2    药物预防DVT:本组中43例,均于术后4~6h皮下给予低分子肝素,剂量为常规剂量的一半,于次日增加至常规剂量,1次/d,连续用药7~12d。另2例因长期应用溶栓药物,为防止术后出血,而单纯使用物理方法预防DVT。

    1.2.3    物理方法预防DVT:本组采用间断充气加压装置(IPC,泰科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于术后返回病房即开始使用。具体方法:将充气加压腿套平整地固定在患者的双下肢上,调整充气加压频率,以患者自觉舒适为准,连续使用7~12d。

    2  结果   

    DVT的症状和体征包括:疼痛、大小腿压痛、Homan征阳性、单侧下肢肿胀以及红斑、低热、脉搏加快[4]。以上述症状、体征为标准进行评估。本组44例于从后至出院,均没有出现DVT的症状和体征,其中1例因长期使用溶栓药物而于术后单纯用IPC物理预防的患者,于术后第2天出现了患肢弥漫性肿胀等DVT的症状和体征,经及时应用尿激酶50万U/d溶于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连续用药7d,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出院前完全恢复正常。本组有效率达97.7%

    3  讨论   

    DVT是骨科手术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美国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DVT的发病率超过40%,肺栓塞发生率大于4%。髋和膝关节重建手术DVT发病率为45%~70%[5]。1996年马来西亚报道股骨近端术后或全髋(THR)、全膝(TKR)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高达62.5%,香港53.3%,泰国4%,新加坡9.7%[6],国内由吕厚山报告为47.1%[2],说明亚洲人在一些地区的DVT发病率类似于西方人。研究表明,饮食西方化、高龄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手术适应证的扩大、手术普及率的提高,是术后DVT发生率增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6]。

    本组45例均属老年患者,其中合并高血压、冠心病8例,糖尿病6例,脑血栓后遗症2例,是DVT发生的高危人群;术中麻醉使周围静脉扩张,肌肉松弛,削弱了肌肉泵的作用,造成静脉血流滞缓,尤其是在静脉和髂静脉,从而造成血流淤积,这种变化可使血流呈高凝血状态,激活凝血机制并减少纤维蛋白溶解;手术操作和骨水泥产生的热能打击均可构成对静脉血管壁的广泛损伤[7],以上构成了DVT形成的高危因素。

    对DVT高危患者应采用基本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预防联合应用的综合措施[8]。本组选用低分子肝素作为预防用药,是由于该药具有如下特点:①较少与血浆蛋白结合,生物利用度接近90%,结果预测性更好;②严重出血并发症较少,较安全;③无需常规监测[8]。对于大多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