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体会

2010-01-18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1765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摘要】  目的:总结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38例,其中外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13例;双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16例;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9例。结果:术后随访6~26个月,优良率为97%。结论:内外后踝与下胫腓联合损伤,因踝关节解剖及生理的特殊性,应早期手术复位内固定,恢复踝穴的稳定,避免后期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关键词】  踝关节;下胫腓联合;螺钉;内固定


    踝部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青壮年最易发生。我科对2004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的38例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共38例,男20例,女18例;均为闭合性踝部骨折;受伤原因:重物砸伤、滑倒摔伤、高处坠落伤、车祸压伤、运动伤;分型:采用Danis-Weber分类:B型17例,C型21例;按Lange-Hanson分类法:旋后-外旋型Ⅳ度18例,旋前-外旋型Ⅳ度12例,旋前-外展型Ⅲ度8例;所有患者拍X光片并加拍应力位及小腿内旋20°位X线片确诊。

    1.2  手术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仰卧位,上止血带,整复固定顺序为后踝、外踝、内踝和下胫腓联合。根据损伤情况,内踝骨折以螺钉或张力带钢丝固定;外踝以螺钉或钢板固定;后踝骨折块累及关节面大于1/4者,用松质骨螺钉固定;用长螺钉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5~7d,踝关节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6~26个月,平均18个月。10~12周取出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术后未发生固定下胫腓联合分离螺钉断裂。内外后踝骨折内固定物于8~28个月取出。根据主诉、踝关节外观、功能及X线征象进行4级评定。优:无痛,无畸形,功能正常,X线显示骨性愈合,骨折线消失,共30例;良:劳累后踝关节轻度疼痛或不适,背伸或跖屈稍受限,无畸形,X线显示骨性愈合,骨折线消失,共7例;可:常有酸痛无力,屈伸活动受限较明显,X线显示骨折对位稍差,或踝穴增宽,共1例;差:不能负重行走,屈伸活动明显受限,X线显示骨折对位不佳,骨折不愈合,此级无。优良率达到:97%。

    3  讨论 

    3.1  踝关节解剖及骨折特点:踝关节由胫骨远端、腓骨远端和距骨体构成,是个高度适配的鞍状负重关节,距骨体前方较宽,后方较窄,使踝关节背伸时距骨体与踝穴适应性好,踝关节较稳定;在跖屈时使距骨体与踝穴的间隙增大,因而活动度亦增大,使踝关节相对不稳定,这是踝关节在跖屈位容易发生骨折的解剖因素。踝关节一旦骨折,即为关节内骨折,骨折后如果关节面稍有不平或关节间隙稍有增宽,均可发生创伤性关节炎。Ramey等指出:距骨向外错位1mm,即可使胫距关节面的接触减少42%[1]。Wilson统计距骨有倾斜或移位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者占75%[1]。无论哪种类型骨折的治疗,均要求胫骨下端凹形关节与距骨体的鞍状关节面吻合一致,而且要求内外踝恢复其正常生理斜度,以适应距骨后上窄,前下宽的形态。即使简单的单踝骨折,只要移位,距骨必然发生脱位,踝穴正常的解剖关系也必然遭到破坏。治疗时对这些问题均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3.2  手术原则:踝关节发生骨折的力学机制极为复杂,因此类型较多,不同类型之间的骨折部位和移位情况,可有很大差异,手术治疗应根据骨折类型,选用不同的方式。一般原则为:①踝穴要求解剖复位;②内固定必须坚强,以便早期功能锻炼;③需彻底清除关节内骨与软骨片;④如决定手术应尽早施行,如果延迟,尤其在多次手法操作之后再行手术,关节面不易正确对位,影响手术效果。

    3.3  手术时机的选择:踝关节骨折后,尤其伴有胫距关节脱位的双踝或三踝骨折,踝部多肿胀严重,往往在受伤后1~3d左右形成张力性水泡。这严重影响了术区的皮肤条件,造成了手术的延误。手术时机是骨折处局部水肿和水泡出现以前,一般在受伤后8h以内,否则要待局部表面水泡消退,擦伤处上皮形成,手术部位皮纹征出现,约受伤5~7d后才能手术。

    3.4  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与治疗:所谓下胫腓联合损伤系指胫腓骨远端彼此间的结构损伤,踝穴变宽,距骨向外或向后脱位。踝关节损伤后在临床检查的基础上,应行常规X线检查,在前后位X线上胫骨远端关节面上1cm水平,下胫腓间隙>5mm或胫腓骨重叠在前后位X线片上<10mm,表明存在下胫腓联合损伤。有时常规X线检查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原因是有时骨折或脱位自行复位,或经急救复位,原始踝关节X线片中并不显示下胫腓联合增宽,故很容易忽视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存在,导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