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护理指导

2010-01-18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1408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与一般手术的不同点,以指导临时护理工作。方法:通过对82例腰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总结出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的患者除进行骨科术后的一般护理外,还应注意加强护理观察、心理护理、疼痛的护理、卧床护理以及更为重要的功能锻炼。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各项并发症均治愈,均已恢复工作,腰痛不再复发。仅1例诉偶轻度腰痛,但不影响工作。结论:结合临床实际工作,腰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指导尤为重要。

【关键词】  腰间盘突出;康复;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的纤维破坏裂和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所引起的下肢运动、感觉、括约肌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发生于35~55岁的中老年人,以男性为多见,多发生部位顺序L34、L45和L5S1。有资料报道成年人在完全无症状的情况下,通过MRI检查大约有76%存在腰椎间盘突出改变。临床工作中,在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手术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已在基层医院普及。由于患者无论体力或智力均处于旺盛时期,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是单位和家庭的中坚力量,得病后牵涉面广,对心理影响较大。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康复与护理在骨科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1  临床资料

    本组82例,男61例,女21例,年龄28~71岁,平均41岁。术后并发症:脑脊液漏1例,神经根损伤1例,椎间隙感染1例,伤口感染2例。

    2  护理目标 

    绝对卧硬板床休息,解除机械性压迫。正确指导腰背肌锻炼和直腿抬高试验,防止神经根粘连。疼痛剧烈者应及时解除痛苦。调节心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做好生活护理,满足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关心体贴病人消除其不良习惯与怕麻烦人的心理。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

    3  护理观察

    3.1  生命体征监测:腰间盘突出症手术国外基本上使用全麻,国内大多采用硬膜外麻醉,术后应在ICU接受重症监护。术后6h内每15~30min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1次,对于全麻的患者,老年或有慢性疾病患者除应常规行心电监护外,还要注意观察意识状态、呼吸状态、血压、体温、血氧饱和度、尿量的变化。

    3.2  脑脊液漏的观察:应观察病人有无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并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脊柱手术的术后感染率大约为1%以下,如果术后5~6d体温在38~40℃以上,应慎重对待,观察是否出现切口感染或化脓性脊膜炎。化脓性脊膜炎患者大多有头痛、颈部僵硬、轻度意识模糊等症状,及时检查切口和穿刺脑脊液检查。

    3.3  下肢神经功能观察[1]:术后应初步检查患者的神经功能,因大多数患者由于麻醉作用还不能主动做足、趾和踝关节的屈伸运动,可检查膝腱、跟腱反射及Babinski征,如腱反射和病理反射存在,说明无脊髓伤。术后72h严密观察双下肢的感觉运动,深浅反射及括约肌功能恢复,双下肢远侧肌群,如胫前肌、伸拇长肌、屈趾肌群活动情况。

    3.4  伤口引流管的观察:术后24h内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及时检查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拔除引流管后要仔细观察伤口敷料,如发现引流液的量明显增多,颜色呈淡黄,可确诊脑脊液漏。同时可向主治医生、麻醉医师询问术中失血情况,必要时检查末梢血来确定是否需要补液和输血。

    4  护理 

    4.1  一般护理:病人应卧硬板床,床铺要干燥、平整、舒适。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定时翻身,翻身时由2名护士操作,使患者胸、腰、臀一起翻转以保持脊柱稳定状态,避免旋转,每2h翻身1次,不宜自行强力扭转翻身,以保持要部的筋膜、韧带、肌肉的良好愈合,避免损伤软组织。

    4.2  心理护理:如果出现术后并发症后,患者精神高度紧张,顾虑伤口不能愈合,手术疗效差或遗留后遗症。术前应向患者讲解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大概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患者一个心理准备,术后要针对出现的不同并发症耐心地向患者解释。

    4.3  疼痛的护理:因疼痛是精神忧虑而不能入睡者,随时遵医嘱给予镇痛剂,以解除痛苦,保持睡眠充足,使病人精神愉快,情绪稳定。镇痛药物大多采用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滴注及硬膜外腔给药,肌内注射被经常使用,但是对于患者来说有疼痛感,药物吸收不完全,大约需要30min起效;静脉滴注,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但易引起并发症;留置硬膜外管实施硬膜外腔给药近来被广泛应用,其优点为镇痛作用强,不影响交感神经和运动神经,具有长时间镇痛效果,但是需要监测血压和注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