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手术治疗儿童桡骨远端骨骺骨折

2010-01-18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1367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摘要】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骺骨折非手术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治疗38例不同类型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者,应用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固定,去除固定后指导功能锻炼。结果:38例中35例骨折达解剖复位,3例功能复位,所有病例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儿童骨折愈合快,必须尽早治疗,经过努力,手法均能复位,应重视早期功能锻炼。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骺骨折;非手术治疗

    桡骨远端骨骺骨折分离,约占全身骨骺骨折分离的30%,主要好发于5岁~15岁少年儿童。有学者认为该骨折系肩外展或前屈、前臂旋前、腕背伸桡偏位手掌撑地所致[1~3];有学者则认为系腕稍屈尺偏位手掌着地,故尺侧皮肤损伤严重[4];也有人认为此损伤有两种体位:一为腕背伸桡偏位,二为单纯腕背伸位[5]。对这类骨折,我们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治疗该骨折3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患者中,男31例,女7例,年龄最大者16岁,最小者5岁,平均年龄9岁。右侧损伤者29例,左侧损伤者9例,伤后48h内就诊者35例,48h~2周内就诊者2例,超过2周者1例。

    桡骨远端骨骺骨折为间接暴力所致,跌倒时,前臂旋前,腕背伸位手掌着地,由地面冲撞力量交集桡骨远端而发生,其中伸直型36例,屈曲型2例。依据损伤后移位情况,将其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Ⅰ型:骨折轻度成角,桡骨远端骨骺从干骺后端完全分离,向背侧移位为1/3~1/2,骨骺及干骺端均无骨折,周围骨膜大多未受损伤,共18例;Ⅱ型:骨折明显成角,桡骨远端骨骺从干骺端完全分离,移位为3/4至完全移位,整个骨骺连同一小块三角形干骺端骨折块从干骺端分离,共15例;Ⅲ型:骨折明显成角畸形,骨骺向背侧完全移位,相互重叠或骨骺纵形裂伤或伴有尺骨远端骨骺分离或骨折,共5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手法复位:一般2人即可整复,整复前先了解受伤机理,局部肿胀情况、末梢手指运动、血运情况。排除神经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合X线片,认清骨骺移位方向及程度,复位时采用局麻或无需麻醉,患者端坐方凳上或取平卧位,患肢肘关节屈曲90°,前臂中立位,术者与助手作拨伸牵引约3min~5min,在牵引的同时矫正侧方或旋转移位,Ⅰ型者,术者用一手放在远端背侧,另一手放近端掌侧,同用力挤按,即可复位。Ⅱ型和Ⅲ型者,在Ⅰ型基础上,术者改手掌挤按法为拇指侧顶挤按法,以利集中力量,矫正较大移位。复位后用右手拇食指顺伸屈肌腱由远而近,反复按摩数次,以疏理经络,使气血通畅,分离骨片及尺骨骨折也随之复位。

    1.2.2  固定:固定用石膏托或克雷氏夹板外固定。夹板固定时在骨折远端背侧、近端掌侧各置一棉垫,若有桡侧移位,则背侧棉垫向桡侧延长。患处置棉絮,厚薄适中,伸直型骨折,背侧夹板超腕关节,掌侧不超腕关节;屈曲型者,掌侧夹板超腕关节,背侧不超腕关节,夹板的长度以至肘横纹下2.0cm为宜,并以绷带固定,最外面一层用3根绷带打三道活结,以便随时调节松紧度。固定完成后摄片,若骨折复位不理想,则再次复位固定,直至骨折对位对线满意。固定完成后将患侧前臂置功能位,屈肘90°,颈腕悬吊固定。

    1.2.3  功能锻炼:固定后即可进行握拳活动,固定时间3周~6周,中途随时复查并调整石膏或夹板松紧度。3d~1周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位置,若移位可再复位固定,若没有特殊情况1周后骨折很少再发生移位,解除固定后即用中药局部“熏洗”及理疗,加强腕部掌屈、背伸及前臂旋转功能锻炼。

    2  结果 

    疗效标准:优:局部无症状、无畸形、患侧腕掌屈、背伸及前臂旋转不受限或受限范围各在15°以内,X线检查骨折解剖或近解剖位。良:局部偶有疼痛,畸形不明显,患侧腕掌屈、背伸及前臂旋转受限各在15°~30°,X线检查桡骨下端关节面掌倾5°~9°,尺倾16°~20°,对线好,对位差,在骨皮质以内。中:患侧腕背胂、掌屈及前臂旋转各差31°~45°,X线检查桡骨远端关节面掌倾0°~5°,尺倾10°~15°。差:局部疼痛明显,呈持续性,其他指标低于“可”者。

    本组38例中,除1例超过2周者因不同意手术畸型愈合外,余37例骨折均愈合良好。随访时间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1年,随访观察两前臂等长,腕外形正常对称,发育无异常,前臂旋转功能正常,腕关节功能与健侧对比无差异,均达到优良以上效果。

    3  讨论 

    3.1  关于诊断:虽然有的患者骨折移位明显,但也有他院漏诊、误诊者,对于移位小的患者,则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