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后功能煅炼的重要性及临床护理体会

2010-01-18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1669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骨折治疗的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最终目的是使受伤部位最大可能的、近早的,恢复正常功能。无论是固定还是手术治疗,都只是完成了初步的治疗工作,即使骨折愈合,仍然与未骨折时肢体正常功能相差甚远。要尽快地达到恢复正常功能,必须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多种形式的功能锻炼。才能使患者减少并发症,使骨折顺利愈合。尽快地恢复工作和生活能力。有人用“三分治疗,七分锻炼”来形容功能锻炼,可见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下肢骨折后,有效的功能煅炼可以改善和增加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血栓的形成。促进消肿,增加肌肉力量,预防肌键粘连和挛缩而造成的关节僵硬。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恢复关节和肢体的正常功能。然而,功能煅炼往往不被骨折患者及家属理解重视。患者因锻炼怕疼、怕骨折错位或再次骨折等原因,不能有效地进行功能锻炼,而致关节僵直、屈曲、肌肉挛缩等。影响了患者的日后生活和工作。为了达到治疗的最终目的,我科对骨折患者进行心理康复的护理和科学的多种形式的功能煅炼,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2004年~2006年我科收治下肢骨折患者180例,年龄3~96岁,其中男性121例,女性59例,股骨干骨折患者6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膑骨骨折患者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35例,内外踝骨折患者5例,我科对上述患者进行了心理康复和功能锻炼的护理,其中有1例因出院后没有坚持功能锻炼而关节粘连。无1例因锻炼不当造成并发症的发生。

    2  护理 

    2.1  外伤炎症期和骨痂形成期:伤后1~2d至伤后3~4周。此两期功能锻炼方法基本一致,但是强度上可逐步增加。

    2.1.1  患肢肌肉进行等长收缩:术后第2天开始指导患者做骨四头肌、髋周围肌的等长收缩。3次/d以上,以不引起肌肉过度疲劳为度。

    2.1.2  未固定的受伤临近关节做主动或被动运动:做踝关节的主动伸屈活动、足趾小关节伸屈活动、足登运动、直腿抬高运动及膝关节伸屈运动等,以不影响断端稳定为度。

    2.1.3  鼓励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下床做适量活动:对于稳定性骨折的患者,可以练习利用双拐和健肢的支撑立位,以及患肢在不负重状态下的行走。以保持良好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

    2.2  骨痂成熟期和临床愈合期的功能锻炼:此期断端稳定,外固定已去除。此时主要面对的问题是因制动引起的关节僵硬,同时还伴随一定程度的肌肉废用性萎缩,所以以上两方面为功能锻炼的重点。

    2.2.1  针对膝关节僵硬,根据患者骨折愈合的程度相应地应用患者以主动运动、CPM即持续被动运动和被动牵引:①患者可坐在床边双腿下垂,将健肢放到患肢踝前方,轻轻用力向后压,可增加屈膝角度,用力的大小以能够忍受为度。②压腿运动,将腿放平,足跟及踝部垫软垫,患者自己或由他人按压膝关节,压力应恒定持久,不要使用冲击力。③使用CPM机锻炼,2次/d,30min/次,屈曲角度逐渐加大。此时的锻炼是至关重要的。

    2.2.2  应对肌肉萎缩,可采取助力运动、主动运动和抗阻运动:即有外力帮助、无外力帮助、有外力阻碍的三种主动运动方式来治疗肌肉萎缩。可应用理疗、按摩,踝关节挂沙袋练习直腿抬高,下地行走及上下楼梯练习等。这些方法可防止和治疗肌肉萎缩。需要长期坚持。

    3  体会 

    对下肢骨折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指导的康复护理中,首先应注意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护士经常深入病房主动接触患者及其家属。通过交谈和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因患者下肢骨折,卧床时间长,生活需要他人照顾,担心今后工作生活及肢体功能的恢复,重返社会信心不足。护士一方面应鼓励患者增强康复信心,对不同文化层次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指导、沟通。向患者介绍康复训练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让患者了解康复训练指导与手术效果的密切关系,使患者清楚骨折术后功能恢复好坏与功能锻炼有直接关系,指导患者掌握适当有效的锻炼方法。功能锻炼的实施原则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主动为主、被动为辅,每次活动的量及幅度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各关节肌肉活动训练以患者自己伸屈为主,他人辅助为辅。每天训练应保证数量,并注意质量。通过对患者的康复护理。加深护患沟通,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指导,降低了骨折后伤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的专业价值得到了体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