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高危病人应用微创技术行髋关节置换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2010-01-18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1312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摘要】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患者应用微创技术行髋关节置换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38例行微创髋关节置换的高龄、高危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关节脱位1例,占2.6%,下肢静脉血栓6例,占15.8%,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通过对高龄、高危患者围手术期病情的严密观察,重视术后护理,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高龄、高危病人 髋关节置换 微创技术 并发症

  随着微创技术的引进和手术技术的提高,小切口人工关节置换术开始在临床初步应用,为减少手术创伤及降低手术并发症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我科对38例高龄、高危患者应用微创技术行髋关节置换,通过做好病情观察和预见性护理,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68~99岁,平均年龄73.4岁。行股骨头置换17例,单侧全髋人工关节置换19例,同期行双侧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2例。其中伴有糖尿病8例,各种严重心脏病4例,高血压3例,肺气肿2例,带入I、II度压疮3例。

  2  结果 

    本组关节脱位1例,占2.6%,下肢静脉血栓6例,占15.8%,无其他并发症,3例带入压疮全部痊愈。

  3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3.1  术前护理:此类患者因为年龄大,并发症多,术前不仅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而且需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肺部、心脏等其他系统的疾病。对于合并有压疮的患者,应积极治疗,促进压疮的愈合。

  3.2  术后护理

  3.2.1  预防低血压:由于该手术创伤大,术中有一定的出血量,术后创口渗血也较多,加之老年人机体耐受力和调节能力差,以及麻醉、体位搬动等因素,患者返回病房后发生低血压的概率较高。因此,术后常规给予心电监护24h,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病情变化。注意创口渗血及引流液的量及性质,并在密切注意心功能的情况下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必要时输血。

  3.2.2  预防压疮及感染:患者年龄偏高,活动少,卧床久,易出现压疮及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等。应加强对卧床患者的皮肤护理以及对骨突部位的按摩。经常给患者变换体位,扣击背部,指导患者深呼吸加强肺功能锻炼,必要时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做好尿管的常规护理,尽量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

  3.2.3  预防切口感染: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差,而且手术创伤大,加上假体的异物作用,患者极易发生切口感染。术后应加强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保持切口及床单的清洁。注意病情观察,倾听患者主诉,应动态观察体温及切口情况,做好引流管的护理,避免切口的血肿形成,对血肿迅速增大要及时报告医生。对切口愈合不良持续渗液者,要认真对待,必要时协助医生切开清创,并密切观察抗生素的疗效及副反应。本组患者均为微创手术切口,而且加强了预防措施,无1例发生感染。

  3.2.4  预防脱位:脱位除与手术时假体位置置入不良外,还与术后周围软组织尚未恢复,关节稳定性欠佳有关[1]。据文献报道,脱位发生率约为0.3%~4%[2]。老年人由于缺乏运动协调性和准确性易造成脱位。本组有1例双侧全髋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住院12d发生左侧髋关节脱位,给予手法复位加髋人字石膏外固定等处理后逐渐康复。预防脱位的护理方法:①保持患肢外展30°,下肢和足置中立位。可于两腿间放置三角枕1~2周,以防髋内收和旋转。必要时穿“丁”字鞋或皮牵引,以维持下肢中立位。加强巡视,及时矫正下肢内收、外旋等不正确体位,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②搬运患者及做各种操作和护理时,应将整个髋关节托起,不可单纯牵拉患肢,防止屈髋、内收、内旋位。③术后5~7d可协助患者扶助行器下床不负重锻炼,2~3次/d,10~15min/次,逐日增加活动时间及活动量,同时要注意保护患者,以免跌倒。患肢4~6周后可部分负重行走。④指导患者6个月内坐、卧、站立时,避免髋关节过度屈曲、内收、内旋,避免双腿交叉,避免屈髋下蹲或坐低矮的椅子和坐厕,培养正确的穿鞋姿势。

  3.2.5  下肢深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形成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1~4d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峰期[3]。深静脉血栓危及患者的生命,多因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及术后患肢制动,使血流进一步减慢凝滞,局部组织的缺氧,代谢环境的改变,术中血管壁的损伤,均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术后患肢明显肿胀及静脉走向有压痛,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应密切观察患肢的肿胀情况及末梢血运、足背动脉搏动、足趾活动、皮温以及足部的感觉,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我科采用术后患肢予弹力绷带外固定1周,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30cm[4]。麻醉恢复后即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主动伸屈活动以及双下肢等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