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术患者的术中并发症及护理配合
2010-01-19 文章来源:admin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建筑、交通事故使脊柱外伤患者越来越多。脊柱手术多采用俯卧位进行,多应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手术时间长,翻身幅度大,为避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我院手术室2007年3月~2009年3月,对61例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加强术中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现将术中发现的问题及应对护理措施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61例患者中,男40例,女,21例,年龄18~75岁。其中腰椎间盘突出28例,腰椎管狭窄症18例,胸12腰1肿瘤1例,脊椎滑脱骨折14例。并发高血压者16例,并发糖尿病3例,并发冠心病3例。
1.2 方法:患者入手术室后行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后,在医护人员协作下翻身取俯卧位,头部垫软枕,胸部垫马蹄形鞍,双上肢予功能位,下肢膝下垫软枕,并给予妥善固定。
1.3 结果:手术时间为1.5~4h,术中未发生窒息、呼吸抑制、低血容量、心脑血管意外、硬膜外血肿、下肢瘫痪、眼睑水肿,面部、胸部、膝下、肘部压疮等并发症。
2 并发症及护理
2.1 窒息、呼吸抑制:术前控制呼吸道污染,术前足量使用阿托品,全身麻醉下吸尽呼吸道分泌物,再行翻身。若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根据心率的情况,酌情追加阿托品,以减少腺体分泌。
2.2 循环系统的紊乱:俯卧位时,患者头部稍低,胸部受压,脑脊液外漏,会引起血压下降。术中应密切监测心率、Bp、SpO2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汇报医生,并配合医生补足液体,维持体循环的稳定。
2.3 心脑血管意外: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者,应密切监测心电图、Bp、心率,根据不同的病因控制血压,预防心脑血管意外,可以配合医师使用硝酸甘油、硝苯吡啶、安定等镇静。
2.4 硬膜外血肿、下肢瘫痪:硬膜外麻醉及脊柱手术有时均可造成这些并发症。术应前检查好各种化验单,尤其注意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术中仔细操作,术中、术毕均应密切观察,术后做好床头交接班及随访工作。
2.5 压疮:俯卧位患者易发生压痉,如颜面、胸部、髋部、会阴、膝部、脚腕,术前应使用各种软枕、马蹄形鞍。床单平整,无褶皱,每半小时巡视患者受压部位1次,手术时间长者应帮助患者活动踝、腕关节,保持功能位。
2.6 肢体受伤和关节脱位:安放体位前,将双上肢放于支架上,双上肢伸向头侧,肘部稍弯曲,置于托臂板上,外展<90°,腋下勿受压,防止臂丛神经损伤,踝关节处于功能位。
2.7 术中受凉:由于脊柱手术术前程度要求高,室温不宜过高,要注意保暖,下肢覆盖薄毯,边缘均下垂,肩部、手臂可覆盖手术包布,避免受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