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采用长收肌、闭孔神经切断及头内减压术的疗效观察

2010-01-19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1523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摘要】  目的:观察采用长收肌、闭孔神经切断术、股骨头钻孔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中期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成人股骨头坏死0~Ⅱ期患者46例采用长收肌闭孔神经切断术,股骨头钻孔减压术及术后常规处理,于治疗后1~3年随访进行疗效观察(症状、体征及X片),对ANFH疗效评价标准进行优、良、可、差评价。结果:通过对手术病例回访分析,优良率80%,可18%,差2%。结论:采用长收肌切断术、闭孔神经切断术、股骨头钻孔减压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具有较好疗效,手术方法简单,费时短约30min左右,手术创伤小,是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切断术;减压术

         近年来,我院采用长收肌、闭孔神经切断术、股骨头钻孔减压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6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于2003年3月~2008年12月共收治4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其中男31例,女15例。单髋41例,双髋5例,收治病例有外伤史占21例,有长期吸烟、饮酒、肥胖、高脂血症及长期服用激素、糖尿病等因素占20例,另有5例无明显原因,年龄最小19岁,最大73岁,平均45岁,其症状表现为髋部疼痛,以长收肌起点为主,疼痛呈持续性或间歇性,行走困难,跛行,髋关节功能障碍等。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处理:术前平卧硬板床,并予持续皮牵引或胫骨结节骨牵引1周,术前1天,用抗生素治疗,牵引期间可用“红花、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治疗。  1.2.2  手术方法: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取仰卧位,患肢屈膝呈做“4”字试验姿势于大腿根部沿长收肌腱体表投影走向长约3~5cm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即可显露长收肌腱,于距其起点1cm处切断,将长收肌向外牵拉以显露深层的短收肌,分别于短收肌表面及后方深层找到闭孔神经浅支及深支,分别予以锐性切断1cm,然后逐层缝合切口,再将患肢伸直,于大转子处做3cm纵切口直到股骨,于大粗隆下方2~3cm处用直径5mm钻头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沿股骨颈方向向股骨头钻孔3~5个予以减压,每钻距头部骨皮质0.5cm,以防进入关节腔,视无活动性出血后逐层缝合术毕。

  1.2.3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d,并静脉滴注“红花、丹参”等改善血循环,常规切口换药,12~14d拆线,且行患肢牵引外展固定2周,2周后在床上做患髋功能锻炼,4周后拄拐下床行走,半年内不负重,半年~1年内逐渐恢复正常负重行走。

  2  结果
   
  本组病例共46例,其中回访45例,有1例因其他原因未得回访。在回访的45例中,采用1955 年8月首届骨坏死学术交流会ANFH疗效患者标准[1],分为优>90分、良>75~89分、可65~74分、差<60分。结果如下:优22例、良15例、可8例、差1例。优良率达80%,治疗前后整体疗效对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恢复情况的观察,病情越轻,年龄越小,股骨头破坏程度越轻的患者,手术越早,术后恢复效果越好,反之,则效果越差。

  3  讨论
   
  临床上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除创伤性因素外,非创伤性因素多有长期吸烟,长期大量饮酒、肥胖、高脂血症等症,长期使用激素及糖尿病等方面原因。之所以引起股骨头坏死,原因为:①股骨头是一个坚硬而膨胀的肌腔室,高血脂后出现骨髓内脂肪细胞增殖肥大,这些肥大的细胞可直接压迫血窦,又可使骨内压异常升高循环淤滞,加重股骨头的坏死;②使用皮质激素或长期大量饮酒后,可致体内脂质代谢紊乱,出现高脂血症,进入骨细胞内脂质增多,出现骨细胞脂肪变性,骨细胞功能减退,骨质生存减少骨小梁变细稀疏,重则骨细胞萎缩死亡,骨塌陷空虚,皮质激素还可使血内及骨内PGE2增多致骨内小血管炎症损害,血管壁脆性增加,致骨内出血,股骨头因血供中断出现坏死。另外,骨内小血管由脂肪、气泡、畸形细胞等栓塞致血供中断而坏死;③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已是股骨头坏死的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已回访的临床45例股骨头坏死采用长收肌切断,闭孔神经切断及股骨头钻孔减压术治疗后效果观察,参阅文献资料picat分期法[2],叙述股骨头坏死的病因、病机及手术原理,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得知,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运用以上手术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按picat法对股骨头坏死进行分期,0~Ⅱ期效果较好,Ⅱ期以后效果欠佳。

【参考文献】
  1] 王 岩,朱盛修.全国首届骨坏死学术交流会简况[J].中国医学杂志,1996,76(1):77.

  [2]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88-889.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