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脊柱关节病伴骶髂关节内积气1例的护理
2010-01-19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1909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通讯作者:白凤芝 幼年脊柱关节病是指16岁以前发病的一组以关节滑膜、肌腱端、腱鞘和滑囊症状为主的综合征[1-2]。表现为慢性脊柱炎和骶髂关节炎,最终致残。骶髂关节炎初期由于关节炎症病变可出现关节积气现象,故骶髂关节CT有积气时应注意此病。2007年我科收治了1例该病患儿,现将此例幼年脊柱关节病出现骶髂关节积气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儿,男,15岁,因间断腹股沟处疼痛1年余,加重10余天于2007年1月12日入院。患儿无诱因出现双侧腹股沟处疼痛,无局部红肿,疼痛持续10余天,走路呈拖拉步态,自服止痛药后逐渐缓解,以后间断发作,天气变化时症状明显,未予特殊治疗。近10天疼痛加重,下蹲、行走困难而被迫卧床。病程中无外伤史及髋关节牵拉史。
查体:一般状态好,被迫卧床,双下肢肌肉略萎缩,肌力及肌张力均正常,腰部僵硬状态,骶髂关节处及腹股沟处压痛(+),无红肿,双下肢不敢屈曲,内收和外展均受限,“4”字试验阳性。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未见异常,血常规HLA-B27阳性,抗“O”及类风湿因子均阴性。血沉增快,第1h 42mm,PPD(-),骶髂关节CT显示骨皮质略增厚,左侧骶髂关节内积气。根据病史及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脊柱关节病的诊断[3]。治疗上给予小剂量免疫调节剂甲氨蝶呤10mg/次,1次/周,同时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对症支持治疗13d后,患儿病情明显好转,双侧腹股沟处疼痛消失,能下地行走,下蹲受限,腰部僵硬明显好转,左右侧弯不受限,患儿好转出院。出院后继续给予甲氨蝶呤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逐渐减量、停药。两个月后患儿已能正常行走,双下肢无明显肌肉萎缩,复查骶髂关节CT,显示积气消失。
2 护理方法
2.1 休息与运动相结合
2.1.1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卧床时要保持正确的体位,床垫不宜太软,仰卧时枕头不宜过高,不可向一侧卧位,宜采取平卧、仰卧、侧卧和俯卧交替式。为了防止髋关节屈曲挛缩,髋关节应尽量保持伸展位,髋关节两侧放置靠垫预防髋关节外旋,取俯卧位,3~4次/d,5~20min/次。采用揉、捏、推、拿等手法对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及双下肢肌肉进行按摩,10~30min/次,掌握由轻到重的按摩力度,使髋关节有一定的适应过程。
2.1.2 稳定期:①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每次关节活动应尽量达到最大限度。侧卧,位于上方的下肢向上抬,保持5min,然后休息,反复运动10~20次,每天数次[4];做下蹲运动及抬高腿正步走也是保持髋关节活动的好方法。患儿避免跪坐,坐时尽量紧靠椅背,站立时下颌回收,避免颈部前屈,驼背和弯腰,使脊柱保持生理弯曲,保持肌肉的强度,减轻和预防肌肉萎缩,减少和防止关节黏连。②鼓励患儿尽早下床缓步行走,进行步态训练。运动应以不引起疼痛或感到明显疲劳为度[5]。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循序渐进,动静结合,以主动为主,主动与被动相结合。遵循运动治疗的“金字塔”方案[6];活动前下肢关节处及腰部进行热敷或理疗,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松弛,疼痛减轻,增强锻炼效果。如果疼痛持续2h以上,说明运动过量;活动后24h内若出现关节疼痛、腰部僵硬感加重,都应减少运动量或改进运动方式。
2.2 心理护理:患儿系年长患儿,患病时间较长,思想负担较重,加之对疾病的不了解,常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护士应主动向患儿及家属详细地介绍病情、治疗方法、影响因素、护理及预后,主动关心、帮助患儿,多做耐心、细致的疏导,鼓励并倾听患儿说出疾病的痛苦、治疗的压力及内心的感受,适时、适度地进行安慰,舒缓患儿的内心痛苦及压力,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3 基础护理
2.3.1 皮肤护理:由于患儿卧床,双下肢出现肌肉萎缩,应加强皮肤护理。保持舒适的体位与安静的环境,按摩受压部位及双下肢,指导家属用指腹或手掌、大小鱼际按摩患处,掌握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的力度;定时翻身,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勤换内衣、内裤,防止发生压疮。
2.3.2 口腔护理:患儿应用免疫抑制剂后,使免疫功能降低,易引起口腔感染及溃疡。嘱患儿要保持口腔清洁,用软牙刷刷牙,多饮水,餐后要漱口,并且早晚用离子水漱口。
2.4 饮食护理:患儿因关节疼痛活动减少,影响食欲与消化功能。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食水果、蔬菜、黑木耳等。不宜过多地食用高脂肪及海产品,因为其中含较高的嘌呤,可能会使关节症状加重。忌食刺激性及冰冷的食物。
通过对该患儿的护理,特别是对其运动机能的恢复进行具体的护理指导,帮助其制定行走、训练计划,遵循动静结合、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的原则,使患儿肌力增强,肌肉萎缩基本消失,保持髋关节的活动度及其功能,取得患儿及家长的配合,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经过13d的住院治疗及护理,患儿能下地行走,病情好转后出院。住院期间无并发症发生。两个月后患儿随诊已能正常行走,髋关节积气消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