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小儿马蹄内翻足1例报告

2010-01-19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1635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1 病历摘要

  患儿,女,6岁,因“步态异常,双足外观畸形4年余”来院就诊。患者母亲代诉4年前患儿刚开始学走路时发现患儿步态异常,足跟不能着地,局部无红肿热痛,双上肢活动无异常。专科检查:步态异常,双足跟不能着地。双侧踝关节成跖屈、内翻畸形明显,可触及短缩跟腱;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踝关节背屈受限,背屈最大角度约35°,外翻受限,跖屈及内翻活动无受限。双下肢末梢血运良好,痛、温觉正常。完善术前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证后,于静脉复合麻醉下行马蹄内翻足矫正术+下肢管型石膏固定术。具体手术过程如下:驱血后,从拇趾跖趾关节至内踝取长约30cm弧形切口,首先切断跟腱,在止点内侧份切断,近端外侧份切断;解剖踝管,将血管、神经束保护;切断拇收肌远端止点,切除该肌肌束;找到拇长、趾长屈肌,缝合两肌腱远近后分别远近切断,然后将两端缝合,以延长两肌腱;“Z”形切断延长胫前、胫后肌;松解跟骰关节内侧挛缩关节囊;松解距下关节、距上关节后内侧份,让胫骨、距骨、跟骨关系排列恢复正常;松解舟楔关节,纠正足内翻;用1.8mm克氏针从距骨后方钻入,穿过距骨、舟骨、内侧楔骨、第一趾骨,在第I、II趾骨间穿出。松止血带,按压无明显出血后,缝合“Z”形切口跟腱、胫后肌腱,修补鞘管,生理盐水冲洗,充分止血后,用可吸收线皮内缝合伤口,管型石膏固定于中立位,7d后重打石膏稍矫枉过正,2周后再进一步矫正,共固定6周。3个月、半年、一年时患儿先后复诊,外形完全恢复,功能较前明显改善。

  2 讨论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是较常见的一种先天畸形,发病率0.1%。本病既可双侧发病,也可单侧发病。双侧发病占50%略多,单侧发病时右侧多于左侧。男女均可发病,男多于女,男女比例约为2∶1。畸形包括前足内收、跟骨内翻和踝关节马蹄三部分,可和其他畸形同时存在[1]。目前病因不祥,有遗传、组织异常、神经肌肉异常、血管异常、宫内异常等学说[2]。基本治疗原则是早期治疗、保守治疗和恰当的手术治疗。目前国内早期保守治疗尚没有规范和广泛的开展,手术方法较多[3]。对于2~3岁的婴幼儿,轻度畸形,没有必要做广泛的软组织松解,可采用跟腱延长、胫前肌外移术。对于年龄较大,僵硬较重患儿疗效欠佳,没有配合术后连续矫形支具的治疗,远期效果欠佳,畸形往往复发[4]。此类患儿可以行广泛的软组织松解术,术中具体操作方法在病例简介中已做详细介绍。本患儿年龄偏大,畸形明显,僵硬较重,通过彻底软组织松解,恢复了正常的足踝解剖关系和紊乱的跗骨排列,取得满意效果。但广泛的软组织松解,因皮肤牵拉较紧,容易引起血供障碍造成后侧皮肤坏死和足坏死[3]。因此,医生应根据患儿年龄、具体的病理生理特点以及畸形程度作具体分析,制定全程合理的手术方案,注重最终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 涛,李 明.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治疗进展[J].重庆医学,2008,37(11):1175.

  [2] 吴志斌,杜世新.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病因学研究进展[J].实用骨科杂志,2008,20(7):409.

  [3] 唐盛平.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常用手术[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8,7(2):59.

  [4] 王法正,李毛召,阿不力克木,等.202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矫形治疗的疗效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2):185.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