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截肢患者骶骨肿瘤切除术术后护理

2010-01-19 文章来源:admin 点击量:1733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骶骨肿瘤早期不易被发现,确诊时肿瘤体积往往已经很大,惟有根治性肿瘤切除手术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结果,但术中大量失血、伤口感染以及神经功能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给患者的术后护理带来巨大挑战[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6岁,因8年前外伤致右踝关节开放性粉碎骨折行踝上截肢术。近9个月因腰骶部及左下肢疼痛伴加重5个月,小便失禁20余天入院。

    专科情况:患者轮椅推入病房。右小腿下段肢体缺如,穿戴假肢。腰骶段无明显畸形,L5、S1棘突间轻度压痛,S2-S4棘突间及棘突左侧压痛、叩击痛明显。左侧骶尾部可见一大小约3cm×4cm大小的隆起,皮肤色泽正常,质软,无波动感,边界不清。左臀外侧及会阴部感觉减退,肛门括约肌肌力Ⅱ级。辅助检查:腰骶段MRI检查示:L5~S1间盘信号减低,并见间盘向周围膨出水平椎管前后缘小于10mm。骶骨、骶管及其骶骨前和骶管后区域内见一9.5cm×7.5cm×5.5cm大小的不规则异常信号。临近组织呈受压改变。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后患者于2005年3月16日在全身麻醉下行骶骨肿物前后路骶骨切除重建术。

    2  术后护理   

    2.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创伤大,患者机体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如渗透压、血清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对心电、血压、血氧进行监测,每1h记录1次,维持体液及酸碱平衡。记录24h出入量,尿量是术后观察的重要指标,可反映肾功能情况,还应对尿量、颜色、性质做记录。

    2.2    心理护理:患者因躯体不同程度的残疾和缺陷,不但要承受肉体上的痛苦,还将承受家庭、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心理压力, 此次又因病情需要而再次手术。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和经济条件,我们认为要特别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热情与患者交流,帮助正确认识疾病,接受现实,帮助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她认识到虽然失去了肢体但同样可以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患者方面,对自己的身体需要重新认识,对别人的反应也要重新评价,而且必须适应与接受这些改变。此外,患者的不确定感可影响机体康复和今后生活,降低应对能力,从而影响机体康复和术后生活质量。护理人员应该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做好截肢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术后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针对患者的心理需求,同情、关心、体贴患者,创造舒适、温馨的环境实施个性化护理措施,经常深入病房与患者进行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介绍成功的病历,使患者能明确疾病的发展,熟悉治疗进程,经历与预期一致的体验,以降低疾病的不确定感。护士除提供医疗帮助性支持、情绪性支持和信息支持外,还应增强患者准确评价自身,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3    协助更换体位:正确的卧位可减轻切口张力,减轻疼痛,利于愈合,便于肢体活动和肿胀消退。因其腹部及骶部均有手术切口,而引流管置右尾骶部,翻身较为困难,为防止引流管受压致引流不畅,一般不采取仰卧位,协助左右交替卧位,2h更换1次。背部、臀部及膝关节处用软枕支垫,保证体位舒适。

    2.4    饮食护理:术后禁食,直至肠蠕动恢复。患者排气后一般先进流质,如米汤等,逐步过度到普食,要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主,以补充机体需要,并给予丰富的纤维素,以促进肠蠕动恢复,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对于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应予增加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因患者长期便秘,嘱其多食水果、蔬菜,必要时给予口服蜂蜜水,番泻叶[2]。

    2.5    引流管的护理:术后伤口一般放置2根负压引流管,深浅各1根,予以标记,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并准确记录,经常检查包扎在腹带内的引流管有无扭曲,定时挤压引流管以保持通畅。24h引流量<30ml,方可拔管,若拔管过早,易产生皮下淤积或伤口裂开感染等。术后12h持续出血量在1 000ml以上,则须引起重视,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防止发生失血性休克。拔管时间为术后3d,引流量<5ml可拔除引流管。

    2.6    防止泌尿系感染:注意观察尿液的色、量,尿袋置于膀胱平面以下,洗必泰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d,每天更换引流袋,术后2d及时拔除导尿管,如需长期留置尿管,应给予膀胱冲洗。

    2.7    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骶骨肿瘤极易与骶神经广泛粘连或将之完全包裹,分离或切除时易损伤马尾神经和骶神经。故术后即让患者自主活动脚趾,观察记录,患者下肢感觉运动情况,1次/h。术后6h可做踝关节跖屈背伸,24h做膝关节、髋关节伸屈运动,发现下肢麻木及时报告处理,询问患者大小便功能情况,若异常指导患者做提肛肌运动,2次/d,10min/次。对留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