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心力衰竭患者全髋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2010-02-02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1436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疾病目前较为成功、安全、疗效最好的一种治疗方法,亦是最终的治疗方法[1,2]。我科在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已成功为8例心力衰竭病人,实施了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本组患者,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65~79岁,心功能4级5例,心功能3级3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慢性支气管炎。

  1.2 手术方式:患者健侧卧位,采用单切口后侧入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路径。切口长约8cm左右,分离皮下组织,分离臀大肌,显露关节囊,切开关节囊,内旋下肢,剪断圆韧带,使髋关节脱位。处理髋臼,合适后选用髋臼假体打入,并于假体后上方用螺钉固定(1~2颗)。股骨端处理,并进行扩髓,选用合适的股骨柄假体击入。安装股骨头试模和髋臼内衬。试复位,观察下肢长度是否满足术前测定的标准,再调整股骨头型号,以满足双下肢等长的要求,合适后按上述方法安装假体,缝合肌肉,放置引流管,关闭切口。

  1.3 结果:本组手术8例,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患肢功能锻炼后均达到理想功能,未发生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

  2术前护理

  2.1 术前支持治疗     

  评估全身情况,配合做好各种辅助检查,定时测量血压、心率、持续低流量吸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对于不能平卧患者取半卧位,甚至端坐卧位,给予对症治疗。预防呼吸道感染,并静脉给予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及手术的耐受力。
 
  2.2 术前皮肤准备    

  术前剃除毛发(包括会阴部),皮肤准备时,切忌刮破皮肤,以防感染,同时注意翻身,杜绝褥疮发生。

  2.3心理准备     

  患者本身心功能差,心理承受能力低下,多有焦虑、恐惧心理,对手术期望很高,护理人员应多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介绍其同类病人的良好疗效。讲述焦虑、过度紧张合并心脏疾病会妨碍切口愈合,加重疾病的症状,耐心疏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 术后护理

  3.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术后使用心电监护,对P、R、BP、SpO2实行严密监测,15~30min测一次,观察意识情况,手术后伤口疼痛,体位,便秘等均可加重心功能衰竭,引起心律失常,应48小时实施心电监护,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并做好一切抢救准备。同时加强伤口出血及渗血情况观察,保持负压引流通畅。对于麻醉清醒患者,术后取头高位45~60度,心衰较重的患者取半卧位。

  3.2 专科护理     

  因我科均采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创口相对较小,术中出血较少(100~150ml),更少的术后疼痛,可尽早下床活动[3]。但早期应及时观察。防止渗血较多,术后当天应抬高患脚,患肢膝关节和小腿下垫棉垫,避免皮肤和神经受压,仰卧位双膝间垫枕,穿“T”型鞋固定,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避免髋关节内收、内旋,防止髋关节脱位,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及胫前肌主动收缩,加速静脉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一天,进行踝关节屈伸运动及抬臀运动,术后4~5天,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直腿抬高练习,鼓励进行坐位练习,坐于床边,双手后撑,尽量主动伸直髋膝关节,坐位屈髋练习时,髋关节外展并于外展中立位,帮助患者及早开始被动活动,对肌力、髋关节活动的恢复,防止关节周围组织粘连,改善关节功能,促进软骨修复,增强韧带强度有明显作用。

  3.3 皮肤护理     

  对于心力衰竭的病人,卧床时间长,骶尾部承重较多,所以骶尾部极易发生褥疮,患者术后担心髋关节脱位,再加上活动增加耗氧,从而不敢运动,易发生褥疮,护理人员应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1)术后卧气垫床,每2小时护士协助病人抬臀一次。(2)减少物理刺激,保持床单干燥,每天用温水擦洗身体并在骶尾部及关节隆突处涂上爽身粉,保持干燥,鼓励并协助功能锻炼。

  3.4 出院指导    

  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以在不感到心慌,能承受的前提下进行功能锻炼。应在家属的辅助下由被动地髋、膝关节运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讲述防止人工髋关节脱位的注意事项。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心力衰竭合并髋关节疾病的病人增多,在采用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出血少,创伤小,配以良好的心理支持和严格的护理措施,此类手术完全可以接受并收到好的疗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过帮辅.临床骨科康复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248

  2 吴军发、吴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