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体会

2010-02-02 文章来源:骨科在线 点击量:1858   我要说

骨科在线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本网站

自1938年Wiles首次将不锈钢应用于全髋关节以来,经过70年的发展,金属、高分子生物材料以及假体设计的改进,全髋关节置换发展日趋完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除可到解除髋部疼痛,改善关节活动目的外,还可保持关节稳定及调整双下肢长度等优点[1]。2006年至2008年我们对4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6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5例,年龄47~85岁,平均年龄66.5岁,60岁以上占71%。股骨颈新鲜骨折27例,髋关节结核11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6例,股骨大转子肿瘤2例。

  1.2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治疗

  1.2.1  术前心理康复教育  由于本例多为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差,担心术后关节脱位而不敢活动,或性情急躁,不能循序渐进的锻炼。如果把术后的具体康复治疗计划告知患者,不仅能让患者认识到术后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能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正确、愉快的配合各种康复训练。

  1.2.2  术后早期训练  早期活动是THA术后获得肢体功能的金标准[2],大多数患者在7天内获得最佳的住院康复效果[3]。此期主要创伤病理改变为软组织肿胀及软组织愈合,因创伤疼痛引起反射性肌肉痉挛,致使患者不愿行康复训练。为保持关节的稳定性和防止僵硬及肌肉萎缩。方法:(1)平卧位,两腿之间安放较大枕头,保持两腿分开,外展30°。(2)患肢穿“丁”字鞋以避免屈曲内旋动作。(3)术后6小时可行股四头肌、月国绳肌等长收缩,每日进行多次,每次15~20分钟。以促进静脉回流,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4)踝关节主动背曲背伸运动。(5)术后第二天开始训练床边坐起,应避免患髋关节屈曲大于90度,同时患肢保持外展位,双足不负重平放于床边的小凳子上[4]。(6)患者在床上能坐起后鼓励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如洗脸、梳头、更换上衣、进食等,以增进食欲,改善自理质量,增强自信,促进康复。

  1.2.3  术后后期训练  术后14天以后,此期患者大都已出院,在出院医嘱中详细说明训练方法:(1)负重练习:开始用患肢足跟着地负重约30%,逐渐前脚掌着地负重约50%,大约两个月后全脚掌着地。(2)术后三个月内做到六不要:不要交叉双腿,不要卧于患侧,不要坐沙发和矮椅,坐立时不要前倾,不要弯腰拾东西,不要在床上屈膝而坐[5]。进行患髋外展、外旋和内收的功能锻炼,使髋关节各组织肌肉力量尽早恢复。(3)上下楼梯练习:每次只能上下一级楼梯,上楼时健肢先上,随后拐杖及患肢跟上;下楼时拐杖先下,患肢随后,健肢最后跟上;既“上先健肢,下先患肢”。(4)随诊至终生。

  2  结果
   
  本组46例,平均住院10~15天。术后无1例发生并发症。无1例出现人工髋关节脱位、折断及股骨骨折。通常在术后6周可改用单拐,3月后能弃拐行走。根据Harris评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以下为差)。本组46例,经过3~4个月的术后康复治疗,其优良率为81.2%,总体疗效满意。

  3  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解除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的有效手术,已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6]。早期的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部分[7]。早期康复训练不仅能适应术后人工关节所带来的身体和心理变化,而且能学会正确的行、坐、卧等等姿式。早期康复训练,对促进患肢静脉回流、减轻肿胀、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减少周围组织粘连、增加周围肌肉群和力量,增强关节稳定性与骨的负重能力、缩短康复时间、提高肢体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病率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精湛的手术技术与系统的术后康复治疗完美结合,能获得理想的效果。人工髋关节置换由于手术入路、人工假体的类型及假体固定方式均不同,加上患者的个体差异,康复治疗一定要因人而异,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康复治疗。通过本组46例的效果观察,充分肯定了早期康复训练的作用。
   
  总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应遵循个性化、渐进性、全面性三大原则,科学的进行康复指导可提高手术疗效,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立即进行康复治疗,将直接降低预期的治疗总费用并提高出院率[8]。由于工人髋关节置换术多为老年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心肺肝肾耐受均差。故加强术前、术后康复指导,不仅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而且可减轻家属的人力、物力负担,最重要使老年患者获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康复,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2092.

  [2] Roos EM.Effectiveness and practi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