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内撑器的研制及其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生物力学研究

第一作者:李康华

2011-09-01   我要说

李康华 肖东民 高曙光 李雄 雷光华

【摘要】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股骨头内撑器对股骨头颈生物力学的影响,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股骨头、颈的解剖特点和生物力学原理,设计制造股骨头内撑器。取正常成人股骨上段骨组标本15具,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组);减压植骨组(B组),于股骨外侧粗隆下沿股骨中心至股骨头软骨下0.5 cm钻一直径1 cm隧道,用刮匙将股骨头软骨下刮出一直径约2 cm空间,然后进行植骨;内撑器植骨组(C组),按照B组先制造股骨头颈隧道及扩大股骨头软骨下空间,然后安装内撑器、植骨。采用力学实验机在股骨头顶部逐级加载至股骨毁损,分别记录并比较股骨转子窝部、股骨距、股骨大转子下的应变,股骨头塌陷和股骨头颈损毁时的最大载荷。结果 300 N载荷时,股骨转子窝部及股骨矩应变:A组和C组均大于B组,A组和C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股骨转子下应变:A组小于B、C组,C组小于B组。应变组间比较:A组股骨转子窝部与股骨矩无统计学差异,均大于股骨转子下;B组股骨转子窝部与股骨矩无统计学差异,均小于股骨转子下;C组股骨转子窝部与股骨矩无统计学差异,均小于股骨转子下。各组股骨头塌陷和股骨头颈损毁的最大载荷:B组小于A、C组,A组和C组无统计学差异。以上结果显示,正常情况下应力集中于股骨转子窝部和股骨距,减压植骨后应力则集中于股骨转子下,承载负荷明显低于正常,置人内撑器并植骨后其应力分布及承载负荷均接近正常。结论 股骨头内撑器加植骨能有效地维持股骨头颈的生物力学性能,为该方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生物力学依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