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晓辉:骨肉瘤治疗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2019-12-05   文章来源: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2019年9月第4卷第5期    点击量:3025 我要说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人群最常见的骨原发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年发病率只有3/100万[1],但我国人口基数大,总发病人数并不少。据文献报道,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0,80%~90% 的骨肉瘤发生于四肢长管状骨干骺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最为多见,发生在非肢体部位如脊柱和骨盆的骨肉瘤往往预后欠佳。

20世纪70年代以前,对无转移的肢体骨肉瘤一般采取截肢手术治疗,对其中部分患者也进行局部放射治疗。即使如此,骨肉瘤患者5年生存率仍不足20%。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是肿瘤肺转移。

化学治疗的应用使骨肉瘤肺转移得到有效控制,患者5 年生存率达到60%~80%[2]。我国骨肉瘤的综合治疗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不均衡,直至21 世纪初基层医院甚至部分省、市级医院的医生对骨肉瘤仍然陌生,诊治仍然很不规范。

因此,我国骨肉瘤综合治疗的进步并非体现在新药或治疗手段的研发方面,而是体现在整体治疗的规范化方面。在此试对骨肉瘤诊治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骨肉瘤综合治疗的规范化进程、现状和展望进行述评,以使读者对我国骨肉瘤的治疗有较全面的了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