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融合|退变性腰椎滑脱伴椎管狭窄症诊疗详解
2019-06-24 作者: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中心 李星晨 点击量:2637 我要说
病例资料详析
患者男性,67岁,腰部疼痛合并双下肢麻木,间歇性跛行症状为主,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十年前在当地医院曾行L4/5、L5/S1椎板开窗减压手术。
查体:下腰椎压痛、叩击痛,双下肢直腿抬高实验阴性,双下肢小腿外侧及小腿后侧麻木。
术前CT示L4/5重度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合并硬膜囊受压。辅助检查如下:
正位X片
侧位X片
过伸位X片
过屈位X片
术前CT
术前CT
术前腰椎核磁共振矢状面
术前腰椎核磁共振横断面
手术步骤详解
针对以上患者情况,经科室会诊讨论后,周红刚主任综合大家意见,建议给予患者行微创内镜下腰椎滑脱复位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
主刀医生:李星晨 副主任医师
助手:李先进、贺毅、李宽宽、李亚州 副主任医师
步骤详解:
消毒前,给予椎间隙定位
按照定位标志,画出L4-L5椎弓根位置,为零透视下椎管减压做准备
镜下进行可视化椎板成型,去除关节突及侧隐窝等骨质,进行椎管和神经根管减压
探查硬膜囊边缘,环锯成型椎板,到头尾端黄韧带止点
进行出口神经根松解
进行硬膜囊边缘松解,并分离处理纤维环和间隙
在镜下视野,进行头尾侧椎板清理和腹侧前纵韧带
术前透视标记出棘突椎板关节突关节、椎弓根、横突复合体螺钉进钉路线的正位透视片
放入减压工作通道
处理干净椎间隙后,透视观察工作通道的位置,镜下看到前纵韧带的纤维交错位置,为减压充分标志
正位观察透视,判断是否处理至边缘
12号试模决定融合器大小
充分植骨(关节成型时的自体骨质、也可配合异体骨使用),然后植入融合器,镜下观察融合器和硬膜囊位置并透视再次确认
正侧位透视观察滑脱是否复位、融合器及植骨的位置
镜下观察有无碎骨块,融合器与硬膜囊位置关系
植入椎板钉、开路椎、扩展管、克氏针以及动力钻等应用
植入经皮椎弓根钉并加压
术后患者情况
患者术后充分止血后,进行缝合切口、皮肤缝合。整个手术过程耗时2小时45分钟,出血量在50-100毫升,术后不放置引流管,手术顺利。
患者术后定制腰椎支具固定,24小时后下床活动、给予脱水和营养神经药物促进水肿消退,并床上活动锻炼。术后三天复查腰椎CT和平片,术后三天出院。
术后资料:
术后正、侧位片
植入钉棒位置较为合理
椎管狭窄减压较术前容积扩大
矢状位融合器、植骨位置及滑脱复位情况
术后三维CT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