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经验|何为旋转成形术?

2017-11-02 文章来源:解放军总医院骨科 许猛 毕文志 点击量:3960   我要说

儿童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手术一直是骨肿瘤医生面对的巨大挑战。常常因为骨骼过小没有可用的假体;生长潜力巨大,反复手术,下肢仍然不等长,遗留严重残疾;伸膝装置收到肿瘤累及,手术部位存在感染或者软组织覆盖不良都将导致保肢失败,不得不进行高位截肢手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率先在国内开展旋转成形术,目前已经治疗了一批下肢恶性骨肿瘤的患儿,术后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现将旋转成型术的相关内容作以下介绍。

旋转成形术的历史

早在1930年,Dr.J.Borggreve首次报道成人股骨远端TB“turn AKA into BKA”,他将残肢旋转180°与残余股骨连接,使踝关节与膝关节在同一水平,朝向后方。随后在1950年,Dr. C.P. Van Ness首次报道在儿童P.F.F.D中使用旋转成型术。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进一步指出采用旋转成形术治疗股骨远端骨肉瘤,作为截肢的替代手术并提出了旋转成形术的分型系统

Winkelmann分型

Type AI:病灶在股骨,需切除股骨远端、膝关节及胫骨近端,180°旋转远端胫骨并与残余股骨接合。

Type AII:病灶在胫骨近端,需切除股骨远端、膝关节及胫骨近端,180°旋转远端胫骨并与残余股骨接合。

Type BI:病灶在股骨近端,需切除股骨近端和髋关节,远端股骨旋转180°与骨盆连接,膝关节替代髋关节。

Type BII:病灶在股骨近端(累计髋臼),需切除部分骨盆、股骨近端和髋关节,股骨远端旋转180°并于髂骨连接,膝关节替代髋关节,踝关节替代膝关节。

Type BIII:病灶在股骨中段,需切除整个股骨,胫骨旋转180°,直接或通过人工关节与髋臼形成关节。


手术技术要点

A型旋转成形术(Kotz and Salzer,JBJS 1982)常采用双菱形切口,游离坐骨神经、腘血管,扩大切除病变股骨,向远端游离胫骨近端,血管受累可一并切除以备重建,旋转180°完成接骨,将神经血管盘绕在内侧,完成软组织重建,缝合皮肤。

操作示意图

操作示意图

旋转成形术临床适应证及优缺点

旋转成形术适用于股骨远端或胫骨近端恶性肿瘤,其中10岁以内儿童,预期膝关节生长较多(大于10cm),肿瘤切除后软组织覆盖不足以及伸膝装置受累。必要条件为坐骨神经未受累,另一个适应证就是“Converts AKA into BKA”。

优点:1.旋转成形术为终极手术,可长期使用,无需肢体延长,很少需再次手术。

     2.术后并发症少,保留生长潜能,功能优良(>endoprosthesis),步态基本正常,可以运动。

     3.虽然没有伸膝装置但仍有功能的膝关节。

     4.切除边界基本等同于AKA。

缺点:1.外观问题

     2.患者心理问题(与外形有关),文献中有争议。

     3.特制假体,花费高。

     4.并发症如骨不连、血管事件、患肢痛以及早期踝关节OA(rare)等。

     5.种族宗教问题(rare)等。

保肢手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肿瘤科的专业特色,是在国内率先开展旋转成形术的中心之一。医院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改良了切口、使并发症更少、外观更美观,并设计了自主研发的假肢使大量患者恢复了行走功能,根据步态分析,进行康复指导,使功能更佳。后续骨科在线将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肿瘤科,将已经积累大量的临床经验和病例作后续报道,敬请关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