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技术】跖板损伤的跖侧入路修复方法

2017-07-25   文章来源:北京同仁医院足踝外科矫形中心    点击量:3468 我要说

继之前介绍的背侧入路修复跖板的几种方法之后,这里介绍一种自跖侧入路修复跖板的方法。

相对于背侧入路来说,跖侧入路更容易操作,比较直观、直接,且在有些病例中(不伴有骨/关节病变、跖趾关节张力不大可轻易复位、与其它跖列相比跖骨头并不长等)可以不用行Weil截骨,而直接修复跖板,从而避免了Weil截骨本身带来的漂浮趾等问题。

适用于:

• 新鲜/陈旧损伤造成的,有症状的柔软可复性/僵硬性锤状趾/交叉趾

• 背侧入路修复操作失败的病例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跖板损伤后跖趾关节不稳造成锤状趾/交叉趾

在行跖侧切口之前,先自跖骨头背侧中心向跖侧贯穿打入一枚克氏针,以帮助定位关节负重区

在临近跖间隙避开负重区做长约4cm纵行弧形切口,此时回退克氏针至跖侧皮下,以便于切开及分离,但不拔出克氏针

牵开神经及屈趾肌腱,充分显露跖板。跖骨头中央的克氏针可起到很好的定位指示作用

对于新鲜损伤,给予直接缝合、修复

对于陈旧性损伤,切除约2-3mm质量差的跖板组织,后加强缝合

对于伴有骨/关节病变需要行骨性手术者,先从背侧入路完成所有骨性手术,再跖侧入路修复跖板

术后4周,术区外观

术后6周,术区外观,瘢痕在非负重区

术后9周,负重像,锤状趾得到很好的矫正

要点:

• 应用克氏针贯穿跖骨头可帮助定位

• 先完成所有的骨性手术,然后修复跖板

• 术后使用克氏针贯穿跖趾关节于轻度跖屈位,以降低修复后的跖板张力,克氏针4周后拔出

• 修复跖板的缝线可为可吸收或不可吸收,依据术者习惯选择


• 对于自近节趾骨基底撕脱的新鲜损伤,可以小的带线缝合锚钉加强修复

跖侧入路的优点:

• 直接修复,便于显露、操作

• 可避免单纯为了显露而进行的截骨,及术后不可避免的漂浮趾现象

• 可用于背侧修复失败的病例

跖侧入路的风险:

• 痛性瘢痕 (切口应避开负重区)

• 血管、神经损伤 (仔细操作,探查并牵开血管、神经)

• 出血较多 (应用止血带)


跖侧入路的局限:

1 对于伴有骨性问题者,需联合背侧入路

后续讨论问题:

1 对于不伴有骨关节病变的病例,修复跖板损伤时,除了背侧入路便于显露的目的外,是否都需要行Weil截骨以降低跖趾关节张力?单纯修复跖板,不做跖骨短缩截骨的依据/标准是?(跖骨头相对突出长度?跖趾关节是否可复?其它...?)

2 什么时候需要联合行趾长屈肌腱转位术以矫正畸形(功能重建)?

3 对于拇外翻并发/伴发的锤状趾,是否常规均需要修复跖板?

参考文献:

McAlister JE, Hyer CF. The direct plantar plate repair technique. Foot Ankle Spec. 2013 Dec;6(6):446-51.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