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控——经皮腰椎内镜椎间孔和椎板间成形技术:获益与风险
2017-05-08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脊柱外科 王 冰(骨科在线脊柱编委会副主编) 点击量:2425 我要说
腰椎间孔成形术(Framinoplasty)
目 的:
- 避免出口神经损伤(主要目的)
- 扩大镜下操作空间
- 充分的显露走形根
- 有效而彻底的减压
获 益:
- 2002年,美国Anthony Tung Yeung较早开始应用
- 随着理念进步、技术革新和经验积累,腰椎孔镜技术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图1-5)
图1. 镜下成形工具
- 韩国Lee CW,J Korean Neurosurg Soc,2016
• 2012-2014,64 例
• LDH:游离,巨大,伴狭窄
• 成形靶点:椎体后上结节
• 平均随访12.2月
• VAS,ODI明显改善
• MacNab: 95.3%
• 无严重神经损伤,硬膜撕裂和马尾综合症
- 中国Li ZZ,Pain Physician,2017
• 2007-2009年,134 例
• LDH:游离,巨大28例
• 改进的椎间孔成形工具
• 平均随访5年
• VAS,ODI明显改善
• MacNab优良率: 92.5%
• 5 例复发
• 5例L5/S1下肢感觉异常,无感染
- 典型病例(湘雅二医院)
• 男,75岁,腰背痛5年,左下肢外侧明显放射痛2月,保守治疗无效,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肾功能不全(定期透析)。
手术:局麻侧卧位下L4/5经皮孔镜成形减压术,术后下肢痛缓解,3d出院。
腰椎板间成形术(Laminoplasty)
目 的:
- 扩大镜下操作空间(首要目的,主要在L4/5节段)
- 充分的显露走形根
- 有效而彻底的减压
- 减少骨与关节损害
传统方法:
- Laminoplasty 理念未明确
- 非个性化设计,椎板窗扩大范围不精准
- 缺乏对走行神经根预判
- 存在减压不足、医源不稳和神经损伤风险
精准靶向成型技术:
- 椎板窗分区(①黄韧带区;②下关节突区;③椎弓根区)
⁕ L4/5以上节段:下关节突区面积>黄韧带区,靶点定于②区
⁕ L5/S1节段:黄韧带区>下关节突区面积, 靶点定于①区
- 椎板窗分型
• I型:椎板窗平间隙水平;II型:椎板窗低于间隙水平
- 技术关键点
I型
• 沿椎板窗由内向外操作
• 切除浅层而保留深层黄韧带(A)
• 直视下用环锯行下关节突截除(B)
• 使用动力二次成形扩大椎板窗,完成上关节突内侧显露(C)
• 横行切开黄韧带显露侧隐窝和神经根(D,E,F)
II型
• 沿椎板窗由下向上操作
• 鉴别下椎板下缘和上关节突内侧缘交界区(L点,见后)
• 其它操作同I型
- 疗效评价
椎板间隙成形技术在经椎板间入路完全内窥镜下手术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李亚伟,王冰,吕国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7,3:193-199
• 2013年2月-2013年8月,平均年龄41岁
• LDH:L4/5 38例;L5/S1 52例
• 手术时间:L4/5 73分钟;L5/S1 55分钟
• VAS,ODI均明显改善
• MacNab优良率:
- L4/5 84.2%;L5/S1 86.5%
• 平均随访2年
-复发:L4/5 1例; L5/S1 2例
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减压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王 亮,曾建成,宋跃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7,3:200-206
• 2014年1-12月,126例,平均年龄65.8岁
• L4/5 73例,L5/S1 53例
• 平均手术时间61.4分钟
• 平均随访24.5月
• MacNab 优良率:90.5%
风 险
- 腰椎间孔成形技术
• 关节磨除过多造成医源性不稳(A)
( 早期应用阶段,非可视化下操作,L5/S1高髂嵴)
• 成形过程神经损伤风险(B)
① 碎骨块移位与挤压(C)
② 操作时挤压出口根
③ 局部血肿积聚压迫
• 长期随访(Knight MT, Int J of Spine Surgery, 2014)
⁕ 114例,10年随访
⁕ FBSS: 26间盘复发,13例融合失败
⁕ MacNab: 85%
⁕ 6例邻近节段退变,3例对侧症状
⁕ 2例转为融合,1例硬膜疤痕粘连
- 腰椎板间成形技术
• 成形偏大影响节段稳定
• 成形偏小显露则不充分:
⁕ 马尾、神经根损伤
⁕ 硬膜损伤
⁕ 手术失败
- 解决方案
• 术前评估不同病理类型(A,B)
• 根据类型确定穿刺靶点(C,D)
• 成形技术均直视下完成(E)
• 鉴别镜下成形关键骨性标志L点(F)
⁕ 椎间孔入路:下椎体后缘-椎弓根上缘-上关节突腹侧
⁕ 椎板间入路:下椎板上缘-上关节突内侧缘
• 采取分次层进成形方式(G,H)
总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