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期儿童寰枢椎数字化三维形态测量研究

第一作者:于永涛

2017-03-07 点击量:418   我要说

于永涛  张少杰  刘颖  王星  李志军

目的 通过CT三维影像观测学龄期儿童(7~12岁)寰、枢椎形态结构,探索学龄期儿童寰、枢椎形态特征和增龄变化规律,为学龄期儿童寰、枢椎疾病的早期诊治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收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赤峰市第二医院2013~2014年行颈椎CT扫描的学龄期儿童影像资料,排除寰枢椎骨折、畸形、结核等疾病。将收集到的原始DICOM数据导入Mimics 16.0进行三维重建,运用软件的三维测量工具在重建的三维模型上对其寰、枢椎侧块及椎弓根相关指标进行测量,包括寰椎的侧块横径(LMD)、侧块内倾角(d角)、侧块前后径(LMB)、侧块上倾角(e角)、椎弓根宽度(AW)、椎弓根全长(AL)、椎弓根外偏角(b角)、椎弓根高度(AH)及椎弓根尾偏角(c角);枢椎的椎弓根全长(APL)、椎弓根宽度(APW)、椎弓根外偏角(f角)、椎弓根高度(APH)及椎弓根尾偏角(g角)。将观测对象按年龄每两岁为一组共分三组,即A组(7~8岁)、B组(9~10岁)、C组(11~12岁),并行统计分析。

结果 LMD随年龄递增呈递增趋势,A组左侧为13.91±1.95mm,右侧为14.11±1.95mm;B组左侧为14.31±2.24mm,右侧为14.36±2.39mm;C组左侧为17.18±2.32mm,右侧为17.10±2.41mm;LMD左侧C组与A、B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LMD在各组左、右侧间比较有差异(P<0.05)。其他指标也随年龄呈递增趋势,同侧C组与A组比较除f角外均有显著差异(P<0.05);同侧C组与B组比较仅AH、APW及APH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侧A组与B组比较仅AL、AW、APL、APH及g角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组左、右侧间比较仅LMB和d角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学龄期儿童寰枢椎椎弓根及侧块形态结构复杂,且发育未完全,对各骨性结构发育规律的三维结构形态进行观测,可为临床及进一步研究其周围毗邻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