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部位与疼痛部位关系的研究

第一作者:龙厚清

2011-07-28 点击量:1310   我要说

龙厚清  陈应东  李广盛  刘少喻  李浩淼  魏富鑫  黄阳亮  李佛保 

摘要: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部位与疼痛部位之间的一致性关系。方法 分析12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T8~L4)的临床和X线资料。记录外伤史、骨折部位,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初诊时疼痛程度,Kuorinka法标注疼痛部位,Kappa系数检验骨折部位与疼痛部位的一致性。结果 各组在性别、年龄、外伤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胸椎骨折VAS评分较腰椎骨折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58例胸椎骨折仅15例主诉上背痛,骨折部位与疼痛部位之间一致性较差(Kappa值=0.031,P =0.290);47例中45例腰椎骨折主诉下背部痛,骨折部位与疼痛部位之间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70,P <0.001)。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疼痛部位与骨折部位不一致性较高,对疑似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老年腰背部疼痛患者,应行包括胸、腰椎的X线检查,以免误诊或漏诊。
分享到: